新浪财经

专家称高通胀将常态化 加息争议再起(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5:31 华夏时报

  许善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通货膨胀在三至五年内无法缓解。

  他表示,虽然CPI上涨80%以上来自食品价格上涨,但现在看来,食品价格回落的可能性不大。现在食品本身成本因素并没有完全反映在食品价格中,同时,现在资源成本、环保成本和人力成本增加的趋势,都会增加农产品成本,而且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来看,食品价格也应该上涨。

  统计局长谢伏瞻则强调,中国恶劣天气影响将减退,但通胀压力仍在加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在接受采访时提示,CPI还需注意消费上游价格传导压力。PPI在2月份已经快速攀升至了6.6%,再创新高。

  祁京梅认为,由于石油、金属、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上涨,PPI目前还有较大续涨可能,这可能成为推动CPI继续保持高位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第一纺织网研究显示,CPI中衣着类价格已连续8个月下跌之后,环比指数首次由负转正开始上升,较前一月环比回升了0.5个百分点,衣着类CPI已经开始随PPI抬头。

  唐平芳则对记者表示,看到统计局长的表态,她感觉食用油价格还要上涨,她准备豁出去,进上一大批散装油。

  激进货币政策难预料

  CPI数据一出,德意志银行就把中国今年全年的CPI预期从原来的6.4%上调到7.2%,并且预计,为了抑制通胀,政府将有更加激进的货币政策出台。

  德意志银行的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央行加息的政策可能会由此变得更加激进,每次加息的幅度可能加大,在未来2~3个月的加息幅度可能达到81个基点,此前他的预期为54个基点。

  祁京梅也表示,为平抑我国目前强劲的物价上涨动力,加息变得紧迫,不过她也同时强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以及美国加大降息力度,中美利差扩大使中国可能面临着热钱大幅流入、流动性更加过剩的危险,这样又将与平抑物价的初衷相违背。

  对此,许善达则认为,即使不考虑美国因素,加息也与平抑物价初衷不符。

  因为此轮物价上涨本来就是成本推动型,加息等于推高了成本,反而加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所以他建议更多地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

  不过同时许善达也表示,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很难找出一项政策完美地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要各种手段相互结合、权衡利弊。

  事实上,即使各位财经高官对采用何种货币政策也是看法不一。央行行长周小川和国家外汇局局长胡晓炼就表示了不同的态度,前者更重调控方式选择,后者更重多种政策工具齐用。

  面对各方争论不休的话题,政协委员郑祖康则提出了针对目前防通胀的主要任务,需要成立CPI监测委员会,研究预测国内外物价变化,为宏观调控提供建议和依据。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