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须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4:33 金融时报

  王晓欣 

  今年前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659.3亿美元,累计贸易顺差280.5亿美元。虽然,贸易顺差同比下降了29.2%,但我国出口同比还是增长了16.8%。从近年看,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这一数字是2002年的3.5倍。2007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外汇储备将近翻了一番,居世界第一位。在外贸出口强劲增长拉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额贸易顺差、外汇储备过高、流动性过剩等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国际收支不平衡列为阻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

  调整政策抑制顺差过快增长

  过去的5年间,我国顺利度过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贸易的高速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从2002年至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5%,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周期最长、速度最快、增速最稳定的时期,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说,过去国内基本上是鼓励出口、遏制进口的政策,但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中国对海外产品进口不足。

  加快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在着力优化进出口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出口稳定增长,重视扩大进口,是我们现实的路径选择。去年,第101届广交会正式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标志着中国20多年来以扩大出口为支撑点之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

  为了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2007年我国出台政策力度之大、频次之多均超过前几年。国家通过加征出口关税、降低出口退税等手段,加大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调整力度,同时采取降低暂定进口关税税率、取消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等方式鼓励进口,以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合理保护利用国内环境资源,抑制顺差过快增长势头。

  2008年我国出口将呈减速态势,一是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二是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大,次级贷款危机造成美国金融机构惜贷现象可能影响到消费信贷资金。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主要以消费品为主,美国消费减速将对我国出口不利。三是国内2007年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效果在2008年进一步明确显现,人民币升值步伐有所加快,各方面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提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使得2008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

  马秀红说,今年中国贸易政策的指向就是进出口的整体平衡。一方面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优化出口结构;另一方面积极扩大进口,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摩擦加剧。

  流动性过剩影响不可低估

  对于流动性过剩问题,尽管央行采取了非常频繁的冲销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措施。但是,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出去的货币增长还是超出了央行的对冲手段。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居高不下,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加快。另一方面,在投资和出口未见明显下降的同时,需求似乎已开始启动,这是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可能长期化的主要原因。去年,消费对GDP的贡献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这一现象不是偶然的,是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结果。因此,2008年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的局面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