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提高行政效能的“安徽实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4:0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周雪松 孟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头戏”,而提高政府本身的工作效能,则是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此话题,3月11日下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安徽代表团驻地进行采访。

  姚玉舟:寄希望于“大部制”

  姚玉舟,中共安徽省委委员、铜陵市委书记。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履新不久的姚玉舟烧“三把火”还不算,上来就是“四把火”,矛头直指有关部门的办事效率。

  在走马上任铜陵市委书记前,姚玉舟曾任马鞍山市市长。在马鞍山,姚玉舟遭遇的一个典型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是噪声扰民的问题。

  “一段时间,我接到老百姓给我来的电话、来信,反映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多,这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姚玉舟说,“光这一个问题,至少涉及七八个部门,如环保、工商、市容执法等,任何一个部门只要主动走到一线,在它的职责范围内就能解决。”

  问题虽小,但涉及的部门众多,为了避免相互推诿,互相扯皮,姚玉舟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所有的十几个部门全部找来,明确一个领导牵头,明确一个部门牵头,然后他们就去落实了。”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凡涉及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的事情,明确一个领导和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这是姚玉舟总结出来并屡试不爽的一条经验。到了铜陵任上,他在此基础上充分汲取“一线工作法”的经验,铜陵市委连发了四项通知,连烧“四把火”,把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起来,工作效能大大提高。

  在铜陵,领导深入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对于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限时解决,要求有关负责人必须到现场去走访,了解情况。“在基层,我最大的体会,叫‘最管用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因事、因地、因人而异,很难用一种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姚说。

  姚玉舟告诉记者,基层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影响行政效能的问题主要是“环节太多”。“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规定和要求,比方说申请办一个企业,它必须跑几十个部门,每一个部门比如规定5天或者十天(实际效率在提高),累计就是相当长的时间。”他说,目前推委扯皮现象,有些涉及职能交叉,“一旦要承担责任,就把这个责任给推掉。”

  到铜陵以后,姚玉舟作出的决定还包括:所有入住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每个月必须到中心上班两天,市里几套班子领导每个月也必须到行政服务中心带班一天。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进行集中会审,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下一步,国家实行大部制,对基层一些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中央是了解的,我们也寄希望于大部制能有效地解决过去在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姚玉舟说。

  “行政效能是长期课题”

  “作为一名企业职工,我非常拥护这种体制上的改革,希望通过这种改革,延伸到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建国代表经历了钢铁行业的行政体制改革,“钢铁行业曾经有冶金部,后来变成冶金局,现在叫钢铁协会,钢铁协会一直运行得不错,是一个运行比较好的协会,其在市场与产品研究、为企业服务等方面做得比较好。”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