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CPI数据高预期打破股市政策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13:46 上海商报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表示,大盘的下跌主要还是心理层面原因居多。若大跌出于心理因素,则不必过于恐慌,市场信心总会恢复,虽然短期的下跌还是不可避免。李迅雷称大盘的下跌空间已经有限,而4000点的点位并不具有重要意义,股指可能还有10%的下跌空间。

  不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欧阳泽华则认为,目前市场的调整是各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好于预期,这是支撑市场的根本因素。

  另外,欧阳泽华否认监管层对股市存有“救市行为”,但他同时认为,监管层对股市备有应急机制,采取合乎法规的手段维护市场稳定是监管部门的责任。

  政策预期:很可能加息

  在CPI居高不下的判断下,下一步政策预期中呼声最高的还是加息。

  高盛昨天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受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影响,2月份的CPI涨幅有可能达到8.5%。在这种压力下,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可能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加息。同时,来自德银、中行等机构的预测也认为,在雪灾因素的持续影响下,2月CPI涨幅将高于1月的水平,受此影响,央行有可能在近期使出加息手段。

  国家统计局局长及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谢伏瞻在回答记者“是否会加息”的提问时表示,目前还没有研究,但中央已经确定了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大政策方向明确的。

  中行预计,上半年有可能加息1-2次。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新鸿基金融。据道琼斯通讯社报道,新鸿基金融预计在全国人大会议过后中国将加息一次,并且更加倾向于提高存款利率,而非贷款利率。

  ◇新闻背景

  CPI今日公布涨幅或超8%

  商报记者 忻尚伦

  今天,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月份数据极有可能CPI数据,根据昨天公布的、创下近三年新高的PPI数据来看,今天的CPI数据极有可能创出新高。大部分业界分析人士预计,受雪灾影响后的CPI涨幅很可能超出8个百分点,再创11年来新高,市场也以高度谨慎的心态应接下一轮货币政策的调控。

  PPI传导效应开始加剧

  根据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2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数据,由于原油、原煤、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2月份PPI同比上升6.6%,创下近三年来的单月新高。专家担忧,这将直接传导到本已高企的物价上。

  国家统计局3月10日公布,2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了9.7%。从具体品种看,涨幅位列前茅的分别是: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7.5%,原煤上涨19.4%,普通中型钢材上涨29.6%,线材上涨25.6%。在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2%。其中,采掘工业上涨25.3%,原料工业上涨8.8%,加工工业上涨4.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0%。

  1-2月份累计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3%。自去年10月突破3%以来,PPI指数涨幅不断攀高,去年12月达到5.4%,今年1月为6.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