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04:34 金融时报

  工资涨幅应考虑物价上涨因素

  去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12.2%,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不过,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的上涨,居民消费物价节节高升,全年

  CPI平均上涨4.8%,成为1997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同时,住房等资产价格也上涨很快,给群众带来较大的生活压力。

  为什么收入快速增长,百姓依然对物价上涨如此敏感呢?蔡昉代表认为,在人们的日常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比例相对固定,当副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快时,由此超支的钱很容易被人们感觉到。另外,虽然收入提高了,但人们消费支出的范围也在扩大,自然就感觉钱不够花了。赵湘平代表认为,由于现在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市场化了,一旦工资涨幅赶不上物价涨幅,工薪阶层的实际生活水平就不可避免地下降。

  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重要的要素价格,工资收入的增长在我国一直是引人瞩目的话题。在物价涨幅偏高的前提下,到底工资该怎么涨,成为百姓关注的话题。针对百姓有关“工资涨一点,物价降一点”的呼声,参加“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建议,职工工资增长应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与之保持相对适度的增幅。刘家强委员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物价的上涨,工资也一定要随着上涨,这样才能形成正常的循环。

  缩小四大差距是改革关键环节

  城乡差距、阶层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这四大差距是我国财富分配结构失衡的四大突出表现。参加“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纷纷为此把脉,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建议。

  缩小城乡差距要让农村劳动力流动起来。目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统计显示,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蔡昉代表认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出路是让农村劳动力流动起来。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留下的人和外出的人的收入都会提高,这样才能逐渐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但受户籍制度、务工收益等现实因素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愿目前并不是很高。

  缩小阶层差距的重点是让个税征收重点“照顾”富人。长期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的宗庆后代表说,我国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收入连年高比例增长,但工薪阶层是个税征税主体,税负过重使工薪阶层收入增长过慢。他认为初次分配应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建议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减少个税税率,提高工薪阶层实际收入水平。

  缩小行业差距的重点是让垄断行业工资趋向合理。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2005年增加到4.88倍。牛立文委员认为,行业垄断是造成当前收入分配悬殊的重要原因,国家对垄断企业要拿出硬办法,使用约束性指标,设定最高工资标准。对于企业内部的分配问题,政府不便直接干预,但可以充分发挥税收的二次调节作用。

  缩小地区差距的重点是以政策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赵湘平代表认为,不同地区之间分配差距扩大是事实,以湖南省为例,工资最高的市和工资最低的市,平均工资相差1.8倍。这种差距,主要是由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造成的,国家应加大投入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