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04:34 金融时报

  记者 周剑初

  在消费物价大涨、收入差距扩大的当前,分配制度改革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又一焦点。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关键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只有把经济发展成果合理分配到群众手中,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两会”分别举行的小组讨论中,在政协的大会发言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纷纷就此发表看法和建议。

  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

  改革开放30年来,财政收入占我国国民收入的比重大大增加,而工资性收入虽然绝对数在增加,但其占GDP的比重实际在减少。朱成钢委员说:“尽管近几年经济高速增长,但政府拉动比重过大,即外源性投入拉动很大,而靠自身需求拉动很小。任何经济发展一旦没有内需支撑,经济的可持续性都不会强。”

  赵湘平代表说,我国经济长期存在高投资、低消费、高出口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倾向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根据国家发改委提请人大审查的计划草案报告,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和有关专家都认为,应通过增加居民收入,继续推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收入水平提高是消费需求增长的前提条件。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的总消费率仍处于历史低位,较政府期望还有很大距离。据统计,2006年我国总消费率约为50%,而国际平均水平在70%左右;我国居民消费率约为36%,而国际平均水平为50%左右。向文波代表说,目前我国内需还是有些乏力,如何培育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是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赵湘平代表指出,要继续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必须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使老百姓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一次分配同样要兼顾公平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关键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谈到相关解决办法,李若谷委员建议,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企业收入增长速度和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关键是要扭转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过低的现状。”

  朱成钢委员指出,通过增加一次分配的比重,可以使百姓收入提高,市场就会有很强的购买力,企业获得市场,就业率也会得到提高。经天亮委员深有同感:“过去一次分配强调效率,二次分配强调公平。现在强调以人为本,我们就应当考虑在一次分配中同样也要兼顾公平的原则。”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适当提高扶贫标准;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继续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对此,邱立成委员建议,还应通过税收结构和税率的调整逐步降低政府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过高比重;将劳动关系纳入规范的法律轨道,构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与制衡机制;逐步消除阻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和行业间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消除就业领域的各种歧视现象。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