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调控:沉默也是一种态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4日 00:50 中国经营报

  面对1月份的“双高”数据,从紧难松不用说,保持弹性不便说

   刘晓午

  “我们原以为这几笔贷款很难从银行贷出,计划从其他资金充裕的企业拆借过来,贷给客户,没想到在春节前,银行贷款已经顺利下来了。”一直从事企业融资业务的赵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他的几个企业客户仅仅等待了1个月,就在1月末拿到了一年期的银行贷款。

  赵先生的案例只是1月信贷猛增的一个缩影。央行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新增贷款一举突破8000亿元,创下了有统计显示以来的月度新增贷款额最高纪录,而广义货币供应量(以下简称M2)增幅达到18.94%,创出了自2006年5月份以来的纪录。

  在各方看来,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国内经济依然存在过热风险的情况,中国的经济管理层面临两难境地。

  经济数据强劲令“从紧”难改

  通胀如同一场大水,正在淹没中国经济各个领域,早前在股市和房市,当资产价格企稳调整后,现在开始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蔓延。

  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数据。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以下简称CPI)比去年同月上涨7.1%,其中城市上涨6.8%,农村上涨7.7%。月度CPI涨幅已经达到1996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分类价格指数来看,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对CPI的拉动作用从上月的5.6个百分点,提高到6.1个百分点,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

  在2007年12月CPI回落至6.5%后,分析师们曾表示物价上涨的峰值已经过去。但是新年雪灾、节日消费等因素放大了CPI的涨幅,并将在未来数月持续产生影响,使得CPI仍有创新高的可能。

  申银万国资深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长期因素有四个:一是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二是消费的启动,三是流动性过剩尤其是M1(狭义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四是国内包括原材料和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重估。

  李慧勇说,到目前为止,这四大因素仍然指向价格上涨的方向,因此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会很大。预计未来3个月CPI涨幅都将维持在7.5%左右,即使考虑到短期因素的弱化和其他的影响,五六月份CPI涨幅有所回落,但上半年总体上物价涨幅将保持在7%的水平,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3.2%。

  面对高信贷、高通胀,经济紧缩的呼声再次响起,他们认为,宏观调控应回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定的防经济过热和防明显通货膨胀“双防”轨道上来。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