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发改委就稳定石油价格保障市场供应答问(全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17:4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6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稳定石油价格保障市场供应答记者问。

  今年三季度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11月1日,国家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但由于国际油价仍不断上涨,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未根本得到缓解,导致国内部分地区成品油供应趋紧。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问:今年三季度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屡创历史新高,一度接近每桶100美元,您能否简要分析一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

  答:导致近期

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原因非常复杂。我们认为,影响本轮国际油价上涨的基本因素仍是供求平衡相对脆弱、投资基金炒作、地缘政治及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认识差别等四个方面:

  (一)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状态。这是国际石油价格不断走高的基本原因。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原油需求稳定上升,从2001年到2005年,年均增长1.6%。2006年达到8372万桶/日。预计2007年需求达到8590万桶/日,增幅几乎是去年的两倍。从2001年到2005年,原油产量年均增长1.4%,预计2007年供需基本平衡。同时,据预测,今冬北半球取暖油将较上一年增加178万桶/日,产油国剩余生产能力预计将维持在200—300万桶/日的水平。因此,油价易受到其它因素影响而出现剧烈波动。

  (二)不稳定的地缘政治变化。这是国际石油价格不断走高的外部原因。美国对伊拉克战争陷入泥潭,伊朗核问题日趋紧张和土耳其与伊拉克边界局势动荡等均是推高油价的重要因素。

  (三)美元疲软和投机基金投入推动了油价上涨。由于国际油价以美元标价,与2005年相比,美元对欧元贬值20.3%,美元持续走低一方面导致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是投机基金利用美元贬值对石油价格炒作。初始期,美元贬值会令使用非美元货币的国家能以更便宜的价格抢购石油,导致油价上涨。随后,由于美元贬值导致投机基金不断增购原油期货,反过来推高油价;油价攀升,又吸引了新的投机商进入,进一步造成油价上涨。

  (四)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对稳定油价在看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石油生产国认为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投机基金炒作和炼油能力不足所致,因此不急于增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求矛盾。

   问:请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目前,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差距有多大?

  答: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石油消费量逐年提高,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预计今年接近一半。就是说,我们在加油站每加1升油,就有近半升是进口原油加工的。因此,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表现在进口原油成本上升,使国内提高成品油价格的压力增大。我国现在仍对成品油价格实行定价管理,虽然近几年多次调整成品油价格,但成品油价格仍没有完全理顺。因此,尽管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但目前这种涨价影响还没有完全反映到国内市场。

  随着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各国汽、柴油零售价格都在不断提高。11月中旬,美国汽油零售价为每加仑3.3美元左右,相当于6.5元/升,比我国(北京市场,下同)汽油零售价高1.2元左右;英国汽油零售价为每升1英磅,相当于每升15.5元,比我国汽油零售价高10.2元左右;日本汽油零售价为每升153日元,相当于每升10.53元,比我国汽油零售价高5.19元;香港汽油零售价为每升14.51港元,相当于每升13.8元,比我国汽油零售价高8.5元左右。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