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5.6%涨幅创十年新高 结构性周期性问题困扰CPI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03:10 中华工商时报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创下10年来新高,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5.6%的同比涨幅并没有让持续关注中国经济形势的专家学者们瞠目结舌,记者采访到的几位权威人士的第一反应都是“这并不奇怪”。

  “这个数据并不奇怪,大家都是这个预期。”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博士说,此前各方面的信号让大家意识到7月份CPI将会出现高值。左小蕾认为目前的CPI的涨幅还不能说已经“见顶”,因为由供求关系引起的通胀受到生产周期影响,受惯性影响,第三季度CPI平均水平将不会太低。

  但是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看来,7月份的CPI会是今年的一个高峰点,虽然八九月的CPI仍将处于高位,但是超过7月的可能性不太大。祁京梅的判断依据是,7月份以来,国家已经采取的一系列宏观政策措施,对物价的总体走势将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去年粮价上涨因素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得以消化,预计第四季度CPI将逐步回落。

  年初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季度以后,国内肉、蛋等食品价格的较快上涨,CPI在5月份就冲破了今年的既定目标3%的防线,达到3.4%的涨幅,此后一路高歌猛进,6月份为4.4%。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在农历猪年,可谓真切地感受到“金猪”的价格,这是始料未及的。而对于政府来说,对猪肉价格走势的判断显然有些滞后,由此带动食品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让决策部门险些措手不及,但随后相关部门及时出台的一系列措施稳定了猪肉、禽蛋等消费市场。

  然而此后食品价格的上涨态势并没有减缓,国家统计局负责人将其解释为“结构性”、“周期性”问题。学术界对7月份CPI的走势做出了再创新高的一致性判断。

  13日公布的数据在学者们的预料之中。此外,1-7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达到了3.5%。就7月份来看,CPI呈现出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农村价格上涨高于城市。城市价格上涨5.3%,农村价格上涨6.3%。二是食品价格上涨远远高于非食品。食品价格上涨了15.4%,而非食品价格上涨仅0.9%;三是消费品价格上涨高于服务项目。消费品价格上涨6.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八大类别中,上涨幅度最高的是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0%,油脂价格上涨30.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2%,鲜蛋价格上涨30.6%。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近日曾表示,此次食品涨价是结构性的涨价,食品除了猪肉供应偏紧一些,其他种类供应都没有问题。考量7月份的数据后,姚景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维持此前对CPI的预期。他表示,统计数据显示,前7个月CPI涨幅为3.5%,随着各项措施下半年逐步落实到位,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将得到有效遏制,全年CPI有可能控制在4%以下。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袁钢明也有相近的判断,他认为,目前CPI的上涨只是肉禽等食品价格的特殊因素,下半年有单月涨幅可能超过会6%,但是CPI在年底前肯定回落下来,预计全年在4%左右。

  现在秉持经济“不过热论”的袁钢明认为,“

中国经济很快就会出现商品价格下降的现象”。依据是,煤电油运的紧张局面已经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也在下降,其中很多产品价格涨幅出现负增长;粮食价格几个月来也在平稳回落。所以,现在不存在推动CPI持续上涨的理由。

  左小蕾认为,目前国家已经采取很多措施稳定物价,因为政策的滞后效应,预计第四季度CPI数据将稳定下来。“我们要静观其变,同时,要注意新增因素的影响,比如国际经济走势的变化。”她说。

  然而,因为7月份CPI数据高达5.6%,为此,祁京梅上调此前国家信息中心对全年CPI的预测,由原来的4.3%调高到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袁钢明认为,以7月份CPI的水平,央行本周就有可能再次提高居民储蓄利率。“这不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反而使老百姓对目前的经济形势更有安全感,应该立刻、马上提高。”他极力主张。本报记者 迟明霞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频道精选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