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当前货币政策需要巨大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 02:31 中华工商时报

  专家称宏观经济失衡的复杂性削弱了政策有效性

  “国内经济失衡的复杂性矛盾,形成了市场选择和目前货币政策的冲突,导致其有效性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日前在武汉举行的“中国资本时代的来临与挑战”论坛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旗帜鲜明地指出,“当前货币政策要有一个巨大的转变。”

  刘伟表示,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控,但是从现在情况来看,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没有获得显著效果,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国内宏观经济失衡的复杂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刘伟指出,

中国经济面临现实中的通货紧缩威胁和未来巨大的通货膨胀威胁。从价格水平看,1997年10月开始到现在绝大多数物价指数是在2%以下;从现实看,失业率从2002年的2.2%已上升至4.2%,这表明经济衰退、失业、产品产能过剩等不景气局面是非常大的现实压力。而从厂商、消费者预期、公共成本的均摊来看,现实中的通胀压力及由此导致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很高。“兼顾了通胀的要求恐怕就是加剧通缩,这样复杂性使货币政策选择的方向和力度都遇到困难,无论是紧缩性还是扩张性,都难以兼顾应对通胀和通缩的要求”。

  刘伟认为,国际收支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政策效果的削弱。“中国的进出口增长非常快,加上吸引外资,导致外资流入的量非常大。在

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外汇账款增长非常快,这样就加大了我国的货币量,形成一个巨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他表示,由于通缩威胁的存在,这个通胀压力没有冲向商品市场,而是冲向了资产市场,形成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价格空前的活跃。

  第三个原因则是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既有利率又有货币供给量”。央行同时锁定两个目标,这决定了提高利率这一在美国、欧盟的紧缩性政策在中国变成了扩张性。因为提高利率意味着减少需求,但货币供应量是固定的,越提高利率流动性过剩就会越严重,就越冲击商品市场或者表现为股市的活跃,形成经济过热。“这两年中国的实际情况恰恰反映了这一点。”

  他指出,货币政策要有一个巨大的转变,包括国际收支领域里的调整和国内的均衡以及对引进外资和进出口的态度等。“这一系列问题,实际上都已经从货币政策的失灵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宏观调控方式在新的时代,在新的矛盾面前,需要发生重大的变化。”

  据了解,此次论坛是为纪念被称为“中国民营经济的辩护人”的经济学家董辅□先生逝世三周年而举办。由董辅□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主办。除刘伟外,还有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中诚信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振华等10余位业内人士发表主题演讲。(1C1)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