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调控政策药效几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 05:40 中国证券报

  季度2006年全年2007年1季度2007年上半年2007年3季度

  (实际)(实际)(实际)(预测)

  经济指标

  增长(%)增长(%)增长(%)增长(%)

  GDP10.711.111.510.9

  工业增加值16.618.318.518.0

  固定资产投资24.023.725.925.0

  消费品零售额13.714.915.415.2

  出口27.227.827.625.0

  进口20.018.218.220.0

  消费物价1.52.73.24.0

  注:1.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余指标按现价计算;

  2.固定资产投资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工业增加值为国有企业和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增加值。

  总体判断: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没有缓解

  第2季度,在政府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反而出现加速之势。在经济增长加速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缓解,而且出现加剧之势。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内外经济失衡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有增无减,食品价格和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环境污染加重,恶性环境事件不断,节能减排的压力增大,增长方式转换受阻。

  货币政策效应:“抗击流动性过剩之役”还要继续

  在判断第1季度经济增长“偏快”而未过热的情况下,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得到了一个被称为是“低热”的结果。可见,政策效应并不佳。不过,从政策操作方式来看,也有一些改进,集中表现为多种政策手段的配合。从2003年算起,央行被动“抗击流动性过剩之役”已经打了四年半,现在看来,这种被动局面还要持续下去。

  财政政策:效果更直接

  针对出口增长过快,内外经济失衡加剧的形势,政府同时运用财政政策予以调节。继4月30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宣布,自5月20日起对部分钢材产品出口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5月21日,财政部宣布从6月1日起对80多种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并将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出口暂定税率由10%提高到15%,同时调低了209个税目的进口暂定税率,调整幅度最高达15%。6月19日财政部发布公告,从7月1日起对2831种商品出口将取消或者降低出口退税。这些政策是必要的和正确的,其效果还取决于其他政策的配合。各种媒体和一些专家异口同声:6月份突击出口推高了贸易顺差。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不错,6月份贸易顺差269.1亿美元,为上半年最高,但6月份的出口增长26.9%,比5月份慢1.8个百分点,致使上半年的出口增长比前五个月低0.2个百分点。可见,并未发生突击出口的事情。问题是进口减慢,6月份进口增长14.34%,使上半年的进口增长比前五个月慢了0.9个百分点。所以,还是根据事实说话,少炒作、少跟风为好。

  财政政策的另外两项操作也应当充分肯定,虽然具体操作方式有所欠缺。一项是针对股市狂涨,5月30日把印花税从1%。调高至3%。,致使当天股市大跌。这是一种政策调节,而非直接干预,可以正常出台。第二项是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央行外汇,充作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资本金。此举是为了配合和支持货币政策,不过,现行作法对流动性影响不大,只是对央行票据形成替代,缓解了央行票据发行和兑付的巨大压力,使之可以同时运用央票和特别国债两种手段进行操作。

  调升印花税和股市调整证明,在目前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是比较直接和有效的,调整进出口税率对出口肯定会有影响,但结果如何还很难预断。不过应当看到,目前的很多扭曲都与财政利益相关,中央政府在实施紧缩,地方政府在实施扩张,所以紧缩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紧企业,而是紧(地方)政府。以调控房地产和抑制城市扩张为例。中央采取指令性计划,严控农地转用和保护基本农田,而地方政府则加紧征地占用,一些省份五年用完了10年的计划指标,有的省份2000年就用完了2010年的指标。从1997-2010年,中央给东部某省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100万亩,而2000-2004年该省每年平均使用建设用地50万亩,最高达70万亩。西部某省会城市的农地转用和建设用地指标是13.5万亩,到2003年已经用去了17.13万亩。为什么这样?一个基本原因是,增加建设用地,既可以发展本地区的工业,增加本地的GDP,提高官员政绩,而且是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又可以增加地方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不少地方的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收入的60%,也可以增加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营业税和所得税,一些发达县市这两种税收已经占地方税收总量的37%。不仅如此,土地问题一头连着财政,一头连着金融,土地成为地方撬动银行资金进行融资的重要工具。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县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每年高达数百亿元,财政投入仅占10%,土地出让金约占30%左右,60%靠土地抵押从银行贷款融资。如果再考虑到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按揭抵押贷款以及建设大学城和新校区的贷款,这里潜藏着很大的金融风险和危机。

  消费价格:缺乏乐观的理由

  消费物价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因而其走势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上半年消费物价上涨3.2%中,食品价格上涨了7.6%,带动CPI约2.5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4%,肉蛋禽价格的上涨超过了20%。问题是下半年的走势会怎样?有人预测第3季度价格会回落。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不可过分乐观。由于在CPI中,粮食和食品占有较大权重,肉蛋禽价格也与粮价有关,因此,需要加以分析。

  首先,今年夏粮丰收,令人欣慰,但秋粮收成如何则是关键。在粮食总产量中,秋粮的比重大约占60%,从目前的天气情况来看,由于灾害比较频繁,且受灾面积较广,秋粮收成不可高估。如果秋粮歉收,粮价是下不来的。粮价上涨,肉蛋禽等还会跟着上涨。

  其次,国际粮价呈现走高之势,也会影响国内粮价。促进国际粮价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石油价格高企,目前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超过73美元/桶,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超过76美元/桶,距历史高点78美元/桶只有一步之遥。原油价格上涨,甲醇等替代燃料也会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会增加。

  再次,粮食和肉蛋禽的生产都有一个自然周期,即使由于强化饲料的使用使得肉蛋禽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但仍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粮食价格上涨,必然带动饲料价格上涨和肉蛋禽生产成本的提高。加之,农业再生产过程总是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人的能力就更有限了。

  资产市场:应加强监管

  如果说消费物价值得关注,但还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突破了政府3%的控制目标,况且,经济增长这么快,价格上涨也有必然性;即使今年超过4%,对经济运行也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还没有超出一般人的承受能力,政府还可以通过某些对低收入者的扶助政策予以缓解。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资产价格的上涨。第二季度中,股市曾经疯涨了一阵,从3月末的3184点上升到5月29日的4334点,两个月上涨了36%,局部泡沫已很明显。在关于风险提示和加强监管,特别是调升印花税政策的影响下,股市进入了高位波动和盘整时期。

  证券市场这次经历较长时间的牛市,并非上市公司经营水平和资产质量的大幅提升,除了宏观经济走强以外,主要是人民币持续升值造成流动性过剩所引起的资产重估。为了防止泡沫持续扩大带来的风险,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度调控,但要注意调控的手段和方法。这次调控本身制造了巨大风险,股指大幅波动,投资者损失巨大,这肯定不是管理者想看到的。同时也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政策调控手段还要完善。

  从股市的后期走势来看,尽管短期内会继续调整,但长期来看,牛市的行情远没有结束,未来上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只是别再疯狂。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本币升值都不可避免地带来新一轮的资产重估和泡沫问题。因此,如何控制风险仍是监管工作的重点。不过,依据国际经验,央行要密切关注资产市场的价格变动,关注它对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的影响,但一般没有必要对此做出直接反应,面对资产泡沫,央行不应主动和刻意刺破泡沫,也不应采取“先发制人”的紧缩货币政策,应当看到,在资产价格变动影响到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的情况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

  在股市震荡的情况下,楼市却成了跷跷板的另一端。据发改委监测,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上半年

房价上涨7.1%,其中,北海15.5%,深圳上涨13.9%,南京上涨11.3%,北京上涨10%。另据报道,北京上半年二手房的价格从去年同期的6372元/平方米上涨到8518元/平方米,上涨了33.7%,6月份,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和别墅在内的住宅项目开盘整体均价11528元/平方米,上涨了33.2%。上海6月份新推房源均价上涨了24.1%。重庆9天时间房价暴涨了7.6%。

  在汇率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不是流向实物投资,造成投资增长过快,就是流向资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过快上涨,而房地产市场兼有两方面的效应。近几年来,政府一再控制房地产投资和调控房价,除前述宏观政策操作以外,主要是加强政府管制,包括控制土地供应,控制

户型面积,以至于限制房价,监督销售等。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由于管制而加强管制,形成了政府管制的自我膨胀和恶性循环:政府管制-房价上涨-加强管制-房价进一步上涨。其实,房价调控并非无计可施,只是现行的做法不对,起到了抬升房价的反向作用。

  在调控房地产市场和调控房价中,实行廉租房制度是一个重要选择。要知道,廉租房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公共政策,目的在于保障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根据国际经验,住房保障有三类:救助(济)性保障(廉租房式的公共住房)、援助性保障(采取贴息、贴租、个税返还、贷款担保、

经济适用房、部分产权房等)和互助性保障。三类住房保障都需要政府财政出资和资助。那么,我国的情况如何呢?2006年底,全国512个城市建立了廉租房制度,累计用于廉租房的建设资金70.8亿元,相当于当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0.365%,其中,财政预算安排32.1亿元,相当于当年住房建设投资的0.166%,占当年的财政支出不到0.1%。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少得可怜。今年上半的财政收入增长了30.6%,全年增加的收入将超过万亿元,从增收中拿出3-5%用于廉租房的建设就是300-500亿元,坚持去做,不仅可以解决特困群体的住房问题,而且可以使房价基本稳定。此外,廉租房制度还可以发展起一个庞大的住房租赁服务部门,既可以扩大服务部门的生产规模,也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城镇就业。问题在于我们的很多政府和官员都把亲民、爱民、为民挂在嘴上,而不是放在心上,说得多,做得少,或者没有做。我不相信,凭着现在政府的权力和财力,解决不了这类问题。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如果在支出政策上,政府能够承担起廉租房的建设和供给,在收入政策上能够像前面讲的那样,建立起土地和财产税制,使地方政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可以割断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经济联系,再加上货币政策的配合,就可以促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