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调控:息息相关民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05:29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栋琳 又一次“连珠箭”射出。加息、降利息税,看起来颇尖利的两支“箭”实际更多是为了保护民生。中国经济运行快车不太可能因此明显减速。 货币与财政政策强强联手,势在必得。多数学者相信此举旨在为中国“发烫”的经济降温;同时两大政策出台前均给市场充分预期,因此又不会对股市带来太大冲击。“火候”恰到好处的拿捏,的确显示出政府调控艺术日臻成熟。 加息“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有利于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出自央行的这一表述中,“稳定通胀预期”的新提法耐人寻味。 这说明央行并不认同通货膨胀真的降临,更多是针对预期的“预调”,希望此举能平息针对负利率的“民怨”,缓解民众对物价上涨的担忧。 再看利息税政策。比起加息,降低利息税更是意在缩小实际负利率的水平,维护普通民众的根本利益。之所以选择当前时机出台,与近期的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CPI水平上升有关系。加息和降税之后,一年定期存款税后利率3.16%。只要未来CPI能回落至警戒线附近,实际负利率就基本消失。 正如央行的态度,目前还不能说通货膨胀已经爆发。因为此次CPI上涨完全不同于2004年的全面通胀,今年虽然食品价格上涨很快,核心通胀价格却基本没有上涨。只要政府下大力气控制住食品价格涨幅,CPI“回归”警戒线指日可待。 目前单纯靠加息难以根治经济过热。去年以来5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利率已上升了1.26个百分点,相当于贷款利率提升23%,力度并不小。但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市场化,加息的传导机制受阻,抬高利率对实体经济层面的效用就大打折扣。因此要为经济降温还需更多“援手”。 例如,汇率政策。物价上升与本币币值上升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市场对内外经济不均衡做出的自我调整。之前涨价部分取代了升值的紧缩效用,未来升值速度可望加快,以此降低出口部门的盈利率,缓解顺差带来的流动性、信贷、投资等调控压力。 再如,加大对污染和浪费的处罚力度,打击哄抬房价、超载、卫生不达标等压低成本的违法行为,抬高环保、土地等要素资源的价格。这些必要的行政手段也能达到紧缩的效果。 当然,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消费等治本之策。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