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引海止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1日 11:48 《财经》杂志网络版

  随着生产成本在过去20年大幅下降,海水淡化技术正逐渐走向缓解水危机的前台,但各种制约因素仍然存在

  □ 本刊记者 于达维/文

  在一些国家先行了半个世纪后,“海水淡化”正在与中国渐行渐近。

  从太空眺望,整个地球似乎都被湛蓝的水体环抱。但在全球水资源总量中,97%都是苦咸的海水,包括人类在内的陆上生物根本无法直接加以利用;而区区3%的淡水中,两极冰盖、陆地冰川、高山冰雪又占去大部分。真正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实际上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7%。

  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球生活在缺水地区的人数将达到30亿。在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四分之一的中国,情况似乎更为严峻。其中,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三省一市构成的北方沿海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更是不到中国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处于绝对缺水状态。

  7月4日,在青岛开幕的“2007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环境与资源利用司负责人表示,在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缺水地区,发展海水淡化,具有战略和现实意义,国家将从资金、政策和机制上,加大对海水淡化的支持力度。

  此前的6月8日,以色列IDE技术公司与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水淡

化工厂合同,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10年完工。这套低能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届时将形成日产10万吨,即年产工业用水超过3600万吨的生产能力。

  面向大海

  20世纪50年代,海水淡化开始作为一种现实的应用技术浮出水面。到上世纪80年代初,缺水但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中东国家,开始寻求用美元换取“海中求水”之道。

  从沙特阿拉伯建成第一个大型海水淡化联合企业起,到今天,淡化海水已成为中东国家用水的最主要来源。以以色列为例,虽然其国土狭窄,但仍遍布几十家海水和地下咸水淡化工厂。据以色列水资源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该国将达到年产淡化水2亿吨的水平。

  目前,全世界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应用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运行的海水淡化工厂达14000多座,日产淡水量约4000万吨,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沙特阿拉伯正在修建中的日产88万吨的世界最大海水淡化工厂,即将在2009年投产,届时可供300万人饮用。

  据国际脱盐协会2005年底的统计,全球海水淡化市场的规模约为200亿美元左右,预计未来十年内将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IDE总裁兼CEO艾夫夏罗姆费尔伯(Avshalom Felber)更认为,由于美国、印度、中国和西班牙的需求增长,脱盐技术市场的年增长率可望达到30%-40%。

  在中国国内,天津作为中国最早的海水淡化示范基地,也先后建成了日产千吨、万吨的海水淡化装置。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世昌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大连、青岛、天津、唐山、浙江和深圳,在建和规划中的海水淡化装置已达十多个,如果都能顺利完成,每日新增生产能力将达上百万吨。

  为鼓励中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2005年9月,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联合编制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中国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日产80万到100万吨;到2020年,产能将进一步达到日产250万到300万吨的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河北、山东以及浙江等沿海省份,一些水资源紧缺的内陆省份也开始把目光转向大海。

  今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就开始着手启动“引渤济锡”海水西送项目。该项目预计从葫芦岛兴城东台子里取渤海水,通过直径3.2米、全长600余公里的玻璃钢管,穿越辽宁省,最终输送到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并在此建设一个日产百万吨规模的海水淡化厂,以破解内蒙古能源开发、生态恢复和国土利用三大难题。

  成本桎梏

  有专家警告说,在21世纪,淡水很可能将变得比石油更加珍贵;但最起码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淡水的价格还是要廉价得多。这无疑是海水淡化产业面临的最大限制因素之一。

  当前,国际上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多级闪蒸(MSF)、多效蒸馏(MED)以及反渗透(RO)是普遍采用的三大主流技术。其中,多级闪蒸、多效蒸馏统称为蒸馏法(热法);反渗透又称为膜法,即通过给海水加压,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留住盐分,从而得到淡水。目前,MSF和RO各自占据了大约45%左右的市场份额。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海水淡化的单位成本也得以大幅下降。回想20多年前,在沙特运行的海水淡化装置,每吨淡水的生产成本一度高达2欧元(约相当于20元人民币);到今天,法国威立雅水务工程公司(VEOLIAWATER)海水淡化市场高级经理王照宇对《财经》记者透露,以中国为例,这一成本已经可以下降到每吨5.5元至6元。

  在整个成本构成中,能源消耗约占50%左右,融资成本以及人工、维护、配件成本各占25%。

  为降低成本,水电联产和热膜联产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水电联产,就是利用电厂产生的蒸汽和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动力;热膜联产,则采取热法和膜法相联合的方式,满足不同用水需求,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截止到目前,美国通用电气、法国威立雅、以色列IDE等世界水务巨头,都已经进入了中国海水淡化市场,但这一技术是否真正具有价格竞争力,至少短期之内仍是一个未知数。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曾在2006年12月撰文指出,虽然海水淡化吨水成本已降到目前的5元左右,但相对于大部分沿海城市偏低的自来水价格而言,仍然偏高,这是制约海水淡化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因素之一。

  以北京为例,居民自来水每吨的价格为2.8元,加上0.9元的污水处理费,也只有3.7元。何况,还要扣除中间的税费以及运输、配送成本,真正能分摊到生产企业的,就更少了。

  不过,很多业内人士相信,随着水资源短缺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发展刺激下的需求上升,中国的低水价状况应不会持久。1991年,北京的居民生活用水价格还只有每吨0.12元;到1999年底,就突破了1元大关。

  2004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出《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缺水城市要实行高额累进加价制度。

  从那时起,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北方缺水城市,都相继提高了自来水价格,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正逐渐完成从福利到商品的过渡。

  通用电气基础设施水处理公司海水淡化设备销售总监胡焱军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世界各大水处理巨头都已经在中国落户,通过本地化的设备制造,亦有望可进一步把成本大大降低。

  难题待解

  也许,成本远非海水淡化技术面临的惟一障碍。

  6月19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报告指出,海水脱盐过程会消耗大量能源,从而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此外,海水淡化在一些海岸区域,还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该组织清洁水项目的负责人吉米皮托克(Jamie Pittock)更是警告说,随着建造脱盐工厂的数量成指数倍增长,这将会显著加速气候变化的步伐。

  对于这一批评,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世昌对《财经》记者表示,使用膜法生产1吨淡水,大约会消耗4度电,因此这一耗能涉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实很少。

  但他同时承认,浓盐水的排放问题,的确是海水淡化必须跨越的一个障碍。

  根据目前的工艺水平,海水淡化过程的效率约在40%-50%之间,即海水在一半转化为淡水后,另一半则是浓度翻番的浓盐水。如果直接将这些浓盐水排放到近海的话,势必对近海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中东国家直接把浓盐水排到海里,因为红海比较开放,问题不大;但渤海湾是内海,自我更新速度慢,到底该不该直排,其危害性有多大,目前还没有定论。”王世昌教授对《财经》记者解释说。

  以一座日产10万吨的海水淡化厂为例,每天生产出的浓盐水也有10万吨左右。目前天津采用的方法,是在盐田里把浓盐水晒成盐,产生的盐也有六七千吨;但现在能用于晒盐的地方很难不断扩充,一旦淡化项目大规模推广,如何处理这些浓盐水仍是一个难题。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将浓盐水通过泵打到深海。至于其他污染物,比如污泥,则要求尽量浓缩、填埋;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污染,则是尽量想办法从排放的海水中回收能量,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海水淡化的排放物,对厂址附近海域可能有些影响,但“总的来说问题不大”。

  此外,海水脱盐之后生成的淡水,能否顺利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实际上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目前,中国国内淡化水的绝大部分用户还是工业用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淡化水尚无法跟城市自来水管网并网。在2006年,国家发改委曾明确表示,将支持淡化海水进入城市供水管网。但原来的管网都是以水厂为中心的,如何具体操作,仍没有最后的答案。

  在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海水淡化行业,无论是从市场还是政策角度,无疑仍面临着巨大的未知数。从2005年以来,政府扶持这一产业的态度已经明朗,但至今也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注资和税收减免措施出台。

  “希望到年底,可以看到具体的细则出台。”一些业内人士不无期待地告诉《财经》记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