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采购经理指数增幅回落 中央调控措施见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10:31 经济参考报

  记者 方烨

  本报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最新公布:6月份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4.5%,比5月回落1.2个百分点。这是PMI连续第二个月下跌。国务院发展部研究中心宏观部主任张立群认为,PMI目前已经出现了下跌的趋势,这可能预示着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态势将由趋升转为趋稳。

  尽管从2005年1月起,PMI指数一直保持在50%以上。但是从5月份开始,这一指数的增幅出现回落。5月份PMI指数为55.7%,比4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

  在本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体系中,从变化趋势来看,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同上月相比有所上升,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持平,其余各项指数则呈现回落,尤其是以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最为明显,幅度达到三个百分点以上。

  制造业需求虽然持续旺盛,但增速则持续回落。新订单指数继5月回落4.7个百分点以后,6月又回落三个百分点。由于连续两个月回落,该指数最近四个月以来首次回落到60%以下。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中涛表示,新订单指数回落的原因主要是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新出口订单指数继5月回落4.6个百分点以后,6月再次回落2.7个百分点。受此影响,产成品库存指数比5月上升了2.8个百分点。

  由于需求增速减缓,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扩张速度也在放慢。生产指数继5月回落4.6个百分点以后,6月又回落1.2个百分点。该指数最近四个月以来首次回落到60%以下。与此相对应,同生产环节密切相关的采购量指数继续下降。采购量指数继5月回落4.9个百分点以后,6月又回落1.8个百分点。

  再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CFLP监测的购进价格指数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回落。从企业反馈的问题来看,在反映问题的企业中,反映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上升的企业比重占33%,比5月减少了三个百分点。但是陈中涛表示,购进价格指数的回落是否代表一种趋势,还值得进一步观察。同时也还必须看到,购进价格指数虽然出现了回落,但该指数目前仍然保持60%以上,医药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四个行业更是超过了70%。这反映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势头较为强劲,短期内难以出现根本性变化。

  作为CFLP的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对记者说,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了高位趋升的态势,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控制出口特别是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等。这些措施正在逐步见效。6月份PMI指数变化,可能是这些政策效果的表现。由于PMI指数有一定先行性,因此可能预示未来经济增长态势由趋升转为趋稳。

  名词解释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制造业PMI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总体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制造业衰退。PMI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购进价格指数:

  购进价格指数是反映原材料价格升降变化情况的指数,是一个扩散指数。计算公式为:回答原材料上升的企业百分比+回答原材料价格不变的企业百分比的一半。通常购进价格指数在50%以上,反映原材料价格上升;低于50%,反映原材料价格下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