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投融资成去年企业犯罪风险最高涉案环节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邢丙银 

  602起企业家犯罪案例中,国有企业家犯罪或涉嫌犯罪的案件为335件,占55.65%;民营企业家犯罪或涉嫌犯罪的案件为267件,占44.35%。投融资环节成为去年企业犯罪风险最高的涉案环节,占到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凸显投融资环境问题严重,监管薄弱。

  4月5日下午,法制日报社中国公司法务研究院发布《2016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得出上述结论。

  报告主笔、《法人》杂志执行主编吕斌介绍,报告所涉602起案例,为课题组从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法院网等大众网络媒体上公开报道的企业家犯罪信息中,经收集、筛选、整理而成,案件收集的时间跨度在2016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之间。

  与2015年相比,民营企业家涉及的犯罪案件在绝对数和所占比例上均有所上升。2015年民营企业家犯罪或涉嫌犯罪的案件为147件,占案件总数605件的24%。

  报告统计,企业家犯罪集中在六大罪名,其中贿赂犯罪229例、融资类犯罪88例、侵吞资产类犯罪84例、事故类犯罪40例、挪用类犯罪30例、欺诈类犯罪28例。

  报告还指出,企业家在投融资、财务管理、安全生产、加工承揽、招投标五大领域,犯罪风险点比较大。

  “投融资环节成为今年企业犯罪风险最高的涉案环节,已占到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凸显投融资环境问题之严重,监管之薄弱,影响之深远。”吕斌说,2016年的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数据显示,案发环节涉及投融资的案例共计135例,在全部423例明确提及涉案环节的案例中,占比31.9%。

  吕斌说,从统计来看,在涉案的企业家案例中,国企企业家涉及投融资案例主要集中于国有金融机构负责人在信贷环节的腐败,以及国有企业高管在融资过程中涉及的骗取贷款等行为。而民营企业家涉案主要因参与互联网金融在内的民间借贷。

  报告预测,未来三至五年内,随着党和国家反腐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国企高管贪腐案件的案发率将趋于稳定,不过近几年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将加剧民间资本的监管难题,融资类犯罪现象不容乐观。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