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3日18:05 新浪综合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副总经理李小琳。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副总经理李小琳。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副总经理李小琳。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副总经理李小琳。

  李小琳

  今年是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第十个年头,前九年我一共提交了36份提案,今年我准备了2份提案,这样一共是38份提案。

  这些年我的提案大部分都集中在如何促进电力能源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在提案中提出的理念和建议,都得到了行业的充分认可。包括上大压小、煤电联营、发电优化、集中供热、新能源、分布式、氢储能、智能电网、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等理念和建议几乎都被采纳,转化为行业政策或进入行业规划,对行业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去年我提出的“集中开展园区能源系统整合升级的建议”在行业内外引起很强的共鸣,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接连推出的增量配电、多能互补集成优化以及能源互联网改革试点示范,就几乎都是围绕园区能源系统来开展的。

  我在促进新能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中所提出的“源端多能互补”和绿证政策也都已实施落地。特别感到高兴的是,我在14年和16年两次就电力能源规划提出的诸多建议在去年得到了很好的响应和落实,一是能源局出台了《电力规划管理办法》,这是我在14年就明确提出的;二是去年能源“十三五”规划体系,一个母规划、14个子规划都得以及时出台,而且这些规划的质量都很高。

  应该说,这两年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工作是很出色的,是卓有成效的。1+6的电力改革政策,1+14的能源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再加上油气改革和能源革命系列行动计划也即将出台,如果再加上能源法、电力法等相关法律也能顺利出台和修订,(这也正是我前些年反复呼吁的),可以说,能源转型发展和改革的施工蓝图都已经描画出来了,“四梁八柱”都已经搭建起来了,接下来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事情了。

  这两年我没干企业一把手了,相对摆脱了行业事务性的困扰,所以我得以以更超然、更面向未来的视角集中思考行业更深远的问题,我发现我们这么多年来,包括我自己,实际上一直都在以一种供应侧的思维在思考行业的事情,出台行业政策,规划行业发展。当年能源短缺、没电用的时候,埋头发展、埋头生产、加大供应;后来供应不成问题了,但又发现环境破坏了,于是要搞新能源、清洁能源;但很快又发现送不出来了,弃风弃光弃水,波动也加大了,系统不稳定了,于是要搞分布式、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电厂电网都搞大规模的数字化改造、灵活性改造,等等等等;其实所有这些,都是在供应侧做文章,都没想过关乎用户侧什么事情。

  我在想,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调转视角,站在用户侧、站在社会大众、站在子孙后代的角度来看待当前能源行业的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实际上也还是供应侧思维,是说我要做成什么样子,但如果站在用户侧来看,他会问,然后怎样呢?你能为我做什么?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如果你不能让我的能源使用更清洁、更安全、更经济、更便捷,你的能源生产和供应做得再好,那又怎样?who care?

  再进一步说,用户实际上从来要的不是能源本身,他要的是能源所带来的效用,是光明、是动力、是温暖,无论你用什么样的载体,最终都是要为广大用户实现这些效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要建立在千家万户之上的。

  所以,我个人实际上走过了这样一个心路历程,总结起来就是三个梦想:首先是“光明使者”的梦想,就是想让每一个边远地区的孩子都用上电;然后是“碧水蓝天”的梦想,就是想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现在是“千家万户”的梦想,就是要让千家万户更自主更高效更便捷地用上清洁能源。

  基于这一点,今年我带来的2份提案都是基于用户侧思维提出来的。

  第一份提案是关于建设现代能源服务体系的建议。什么是能源服务?简要地说,能源服务就是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用能解决方案和代理服务。建设现代能源服务体系,就是要有一大批专业化的企业,以更加清洁环保、安全可靠、经济便捷的手段为用户实现光明、动力和温暖的能源效用需求。

  从现代能源体系到现代能源服务体系,看起来只是多了两个字,但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要求整个能源体系,从政府到市场,都要真正转移到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一切从更好满足用户需求出发。

  譬如,政府能源主管部门,一直以来都是按行业分类管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核电,中央地方、条条块块,各类政策制度,也都是从条条块块的角度出台的;但如果从用户的角度,我需要的是你从可靠性、从清洁性、从经济性、从便捷性,从服务质量上进行监管,从能源服务标准体系,能源服务平台和能源信息共享方面提供公共服务,这就需要能源部门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进行转型,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政策出发点来推进改革,扩大用户选择权,扩大终端环节开放力度,改变垄断专营和条块分割格局,促进终端能源融合发展和运营。

  每一个能源行业的市场主体,都要从生产主体、供应主体转型为服务主体,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为出发点,来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开创出一片基于用户需求的能源服务的蓝海。

  第二份提案是关于推进分布式能源加储能规模化发展的建议。这其实正是一个基于用户侧思维的新的能源解决方案。随着分布式能源加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成本的快速下降,这一能源解决方案已具备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如果能让广大的居民和中小工商业用户,以这种方式便利地参与进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就真正建立在千家万户的基础之上了。

  我国有6亿以上拥有独立屋顶的居民,以及广大的中小工商业用户,如果能有大批专业化的公司,帮他们设计安装维护,帮他们计量交易结算,帮他们申请财税补助,再加上一些金融工具,是可以更快地规模化发展起来的。这一模式正好可以与现在的扶贫事业、新农村和新城镇建设事业紧密结合,具备极大的社会效应,对电力系统稳定、对大气环境保护、对国家能源安全都有巨大的正面作用,在起步阶段,适当加大政府政策支持是必要的、是值得的。所以,我建议,要像培育新能源汽车一样,来培育分布式能源加储能的规模化发展。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