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茜
新浪财经讯 瑞士时间1月18日消息,毕马威中国区主席陶匡淳今日在第47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接受新浪财经专访。他指出,人民币中短期贬值压力不会影响外资投资意愿。目前外资多热衷于金融行业投资,但更期望借助股权投资参与市场管理。对于国内大力推进的PPP项目引资,外资的态度较为观望。
陶匡淳还认为,外企在中国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竞争优势在缩小。针对西方国家的反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他表示这一情况有一定周期性,未来也许会发生逆转。
外资企业在中国面临竞争优势在缩小
新浪财经:数据显示,中国的外资直接投资净额正在减少,您怎么看待未来的中国外资投资环境?
陶匡淳:在中国确实是有一些声音。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运营都面临一些困难,其实昨天习主席发言的时候说的很清楚,中国的门是打开的,这也不是他头一次说中国是非常欢迎外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其实你看过去一年,无论是商务部、发改委,李克强总理,甚至于习主席,相关的发言里都提到过很多次的中国的门是打开的,中国对外的政策是越来越开放的,是越来越欢迎外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的。
政策开放等不等于企业会越来越大力的投资呢?其实也不一定。中国的市场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比如说你看汽车行业,他们不会说不再来中国投资的。
但是为什么企业还是有一些顾虑,还是有一些声音呢?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个人的观测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情况,不同的企业可能面对不一样的挑战,有一些可能是政府方面给他们的一些法律法规上的规限,但是也有可能是跟政府政策没有关系的,也有一些可能是因为本地的竞争比以前更激烈了,他们觉得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没以前那么顺畅,他们的竞争优势没以前那么强大。
所以我觉得针对这个问题,2017年和2017年以后,除了看中国的开放政策以外,还要看外资企业他们本身面临的挑战,他们觉得在中国的战略应该怎么样布局,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问题。
人民币贬值压力不会影响外资投资意愿
新浪财经:当前人民币面临中短期的贬值压力,这会不会对外企投资有影响?
陶匡淳:我个人觉得,货币汇率的浮动是很难很难预测的。对于外资来说,货币汇率的浮动风险并不是很新鲜的风险,他们无论在任何一个非本土国家投资,都会有风险。中国货币风险相对很多国家的货币风险来说是比较低的,因为中国政府到目前为止还是把货币汇率控制在一个区间之内,比很多国家的汇率浮动低很多。
你看英国脱欧以后,英镑的汇率是降了差不多10%,因为它是完全自由浮动的。你有看到英国投资的外资企业有减少吗?好像没有,所以我觉得汇率这个风险不是说不重要,但是很多企业都已经有办法去对付,也不会一定影响到他们投资的意愿。
新浪财经:您提到汽车行业,这是中国目前在鼓励转型升级的产业。现在中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您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企业有什么机会吗?外资企业可以参与进来推动吗?
陶匡淳:供给侧改革涉及不同的领域。首先有工业产能的供应,还有比如说房地产的供应。汽车产能在中国是不是过剩呢?需要不需要改革呢?这个我觉得最好的答案是由市场来决定。
汽车行业在中国比较独特,大部分的供应商都是中外合资的,他们的行为有一半可能是国有企业行为。但是我相信到了2017年或者以后,他们大部分的战略考虑都应该出于商业考虑,而并不是一些国有企业要保护就业的那种考虑。所以我觉得,从政府政策上的层面,在这个汽车行业并不一定会给予很多干预。
我觉得传统汽车行业那个投资理念,对于外资来说还是非常大的一块市场,新能源汽车可能还在发展中,还要看在相关的政策上面有没有一些新的政策会出台,对于外资有什么影响,这个我觉得2017年可能是比较关键性的一年吧,所以汽车行业也有它的一些区分,也要比较详细的去关注一下。
外资热衷于金融行业投资期望参与市场管理
新浪财经:除了汽车行业,据您了解,大型的外资企业渴望加强跟中国哪些行业的交流和生意往来呢?
陶匡淳:我觉得比较明显的,这么多年来就是金融行业吧。金融行业也包括银行、保险等等。在金融行业,对于外资目前还是比较有局限性的。但是最近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应该会打开,也是相对应习主席发言“中国的大门是打开的”。对于外资来说,是有机会把他们的股权投资再提升的,但是具体的政策我们还在等待。
新浪财经:现在很多外资机构对股权投资这块比较感兴趣。
陶匡淳:对,其实这么多年来不是有一个门槛嘛,有上线嘛,就是20%。很多外资在过去的10多年投了他们的上限,19.99%那种股权的投资。(相较股权)更重要的是,股权投资有没有让他们参与管理、参与市场。比如说,把他们在国外的产品带到中国来。我相信,那些投了股权,但是没有机会参与市场的(外资机构),可能不会像那些能够参与市场的(外资机构)那么感兴趣。
我觉得这个(参与管理和市场)反而更关键,股权比例20%、30%什么的,我反而觉得是比较次要的,更关键是他们投资的金融企业,让不让他们一块参与管理、参与市场。
中国基建项目的回报率及风险是外资最关注因素
新浪财经:在中国在大力推广PPP模式,这种模式不是中国首创,很多发达国家也有先例。您觉得外资或者说外国企业有没有可能去参与PPP项目的建设?现在中国和美国都非常关注基建,你认为现在是好的时机吗?有什么问题值得可以去考虑?
陶匡淳::首先PPP这个模式,我觉得应该是英国三四十年前,尤其是撒切尔夫人当首相的时候用的比较多。在英国的很多国营企业私有化过程里(采用)。到了今天,中国也开始大力推动PPP,但是今天中国推动的PPP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不是一些过去四十年在一些西方国家所推的那些PPP项目。
中国现在的PPP领域市场,我觉得还有一些相对的缺陷。第一,很多关于基建投资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建设起来,这个在国外可能经过多年经验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健全的相关的投资法律法规。这对于外资基金、投资机构来说,风险明显加大了;但是我觉得更深入的一个考虑,是中国的那些项目有没有合理的市场回报。
今天可能中国很多PPP的项目的投资方还是国有单位,他们不一定是百分之百基于一些市场回报的考虑,可能有一些当地就业的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的考虑。但是一家外资企业不会考虑地方政府所担心的事情,他们只看回报,中国的地方市场对他们来说风险是比较高的,他们所需求的回报因此也会相对比较高。
有没有这么高回报的项目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的话,外资就不会感兴趣了。所以未来这几年中国PPP市场要发展下去的话,要么就是要降低风险、健全法律法规。另外,就是把回报提高,甚至为收入提供政策保障。在海外的一些基建项目,比如电力,他们对于电价以后的上涨是有法律规定的。在英国,他们都会对电价有所规范的,这个对投资者来说是有一定的保障。
西方反全球化思潮未来或会逆转
新浪财经:针对西方国家的反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中国拥护全球化,在这样两个鲜明反差的格局下面,全球的贸易环境、投资环境将走向哪里?
陶匡淳:昨天习主席发言提到,中国这38年来改革开放的道路是困难的,走到今天中国一定会坚持下去,有勇气的继续下去,去越来越开放,我觉得这是很感动的,有它的大智慧在背后的。
英国、美国等国家所谓的保护主义,可以说是他们选民所挤出来的一种现象。那些选民可能是觉得他们的就业、工资、生活水平没有在过去几年的全球贸易中获益。再过几年会不会又反过来呢?我觉得也很有可能,这个当然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未来其他国家的选举会怎么样。但是我觉得这些事情往往会有它的周期性在背后的。
美国以前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家,特朗普上台以后会不会真的有一些很辣的政策出台呢?现在还不知道,听起来好像会吧,但是我觉得无论是美国总统、英国首相、还是任何一个国家元首,他们都知道选民会要求他们保护自己的生活水平。如果再过一两年,发现贸易封闭对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处,他们可能就会再想想原来是不是想错了,这绝对是有可能的。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