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5日01:10 新浪综合

  原标题:德媒:中国央行发声力挺人民币 提振信心

  参考消息网11月5日报道 德媒称,自10月初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成为第五种储备货币以来,这种外汇基本上就朝一个方向发展:往下。自10月以来,这种货币对美元贬值了1.4%——其汇率一度跌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德国《商报》11月3日报道,这种崛起中的货币的弱点目前促使中国央行官员们发表了不同寻常的长篇大论。人民币的管理者以前很少像现在这样在媒体上发声。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党报上写了一篇很长的评论。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参与其中。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还出版了特刊。

  报道称,所有讲话都传递了一个信息:人民币情况良好,没有理由担忧。因为人民币走弱的原因在这些天看起来不是糟糕的经济形势——现在的情况比去年好。10月份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经营情况甚至好于预期。像独立研究机构龙洲经讯公司的经济学家陈龙等专家认为,人民币走弱的原因在于美元走强。“这不应该让投资者吓得晚上睡不着觉,”陈龙说,“中国经济在2016年已经复苏,房地产市场发展强劲,国家支出把经济增长带上轨道。”

  但中国经济还没有持续稳定下来。国有企业大幅增加了支出,而私人企业依然很克制。持续的资本外流令中国担忧。当局给银行制定了新的资本流通管制措施,以阻止资本外流。各银行认为,中期内人民币不会持续复苏。美国银行美林金融管理部估计,到今年年底时人民币汇率将跌至1美元兑7.25元人民币,德意志银行估计到2017年底将跌至1美元兑7.4元人民币。短期内,这将令在远东投资的德国企业家头痛。“人民币贬值不利于以欧元转移利润。利润被腐蚀,”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斯特凡·施奈德说。但鉴于金融市场保持稳定,他对目前的人民币贬值并不感到担忧。

  报道称,为了应对人民币贬值,中国必须购买人民币并因此牺牲一部分外汇储备。虽然中国在外汇储备方面仍是不可撼动的全球冠军,但中国的外汇储备在萎缩。2014年中期北京还有大约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如今已经下降到不足3.2万亿美元。但问题是中国真想应对人民币贬值吗?9月份中国出口还下降了10%。到2020年中国想让国内生产总值和收入比2010年增长1倍。“这无论如何都得实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英国学者约翰·罗斯说。弱势货币将帮助中国向世界市场更廉价地供应商品,那将支持经济增长。只要人民币不大幅贬值,央行官员们就不会担心。(编译/聂立涛)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OPPO胜利因智能手机技术停滞

OPPO完全地复制了过往二十多年来,在饮料、保健品、家电和服装市场上一再发生过的“营销奇迹”。那么,为什么仍然会出现OPPO式的胜利?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