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1日11:54 央视

  G20杭州峰会倒计时:G20如何留下“中国印记”?

  G20杭州峰会召开在即,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下行风险持续存在的背景下,各国普遍对中国能否在“终点撞线”时刻团结G20国家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风险与挑战充满期待。那么,通过G20,中国智慧能否惠及世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近日接受了央视记者专访。

  G20峰会临危受命,诞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国集团也从部长级会议一跃成为国家领导人峰会。肩负着摆脱危机、重返高速增长的“使命”,2009年G20匹兹堡峰会将“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确立为G20的共同增长愿景,这一愿景也成为每年峰会的一道“必考题”,能否为这一愿景做出实质性贡献是评价一届G20峰会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指标”。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易纲:全球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是靠金融的支持。所以金融议题一直是G20峰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今年我们在金融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首先就是各国要强劲的增长,要可持续的增长,我们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非常重要。那么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有货币政策,有财经政策,还有结构性改革政策,那么这些政策的协调,如果G20能够有共识的话,那对全世界的经济都是一个好的消息。

  由于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形势分化,各国采取不同政策刺激经济,导致全球经济发展犹如“雾里看花”,只有占据全球GDP总量90%的G20国家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才能当好全球经济“排头兵”,引领共同增长愿景。而在中方努力下,最终促成这一共识,使G20国家首次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上出现重大突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易纲:今年我们在金融领域达成这么广泛的共识,这些共识不管是政策协调方面,国际金融架构方面,还是说金融监管方面,如果这些领域搞好了,那么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经济增长,这样就使得全球我们所说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地增长。那么今年我们又加了一个包容性增长,就使得我们的全球的经济增长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就在7月份成都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方首次承诺致力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目标,倡议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实现包容性增长,让G20国家发展成果能惠及弱势群体、贫困人口等所有社会群体。也正因此,中国协调G20为“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这一愿景赋予了新的内涵,打上了“包容性增长”的“中国印记”。

责任编辑:李彦丽

相关阅读

中国大学科技创新为啥不太行

美国科技创新力量大,原因在于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房子是同样的,校区是同样的,大学名字都叫大学,但人家里头的活动却很不一样,差别很大。对我们大学在整个社会当中的连接方式,真要重新反剩

当前应提高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以货币政策为例,政府可以根据每年确定的增长与通胀目标授权央行灵活决定货币政策,未来可以考虑逐步做实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决策功能。在机构实现相对独立的同时,最好也把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从公务员的序列里分离出来。

探秘中国经济数据背离之谜

当前中国经济数据虽然不如7月那么悲观,但政策也难以继续加码,不会有更强的刺激政策出现,因此预计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可能至年底也难见起色,防止资产泡沫的任务仍然较重。

一带一路是G20峰会上的中国方案

对包括G20在内的世界各国而言,“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一个促进器、推动器,不但能够营造更为友善的国际环境,也能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志在必达,理所当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