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9日14:00 经济观察网

  民间投资下滑背后:金融仍在空转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当前经济很重要的是寻找平衡,这种平衡是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平衡,是市场跟政府的平衡,是福利性的变化和基础增长性的变化的平衡。” 刘元春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指出,当前观察经济的两个重要参数中除了民间投资增速外,还有一个就是居民收入增速。数据显示,这一增速已经从去年的10.2%下降至2.8%。

  6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在人民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了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6月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宏观经济出现了企稳迹象,但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当前经济怎么看?

  本次公布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仍有较大下行压力。

  “一是,从总需求的视角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态势不断加重。二是,从产业的视角来看,工业仍处于深度的结构调整之中,尤其是制造业的运行情况依然欠佳。三是,从总价格水平的视角来看,CPI同比涨幅回落且环比为负,PPI同比仍为负且环比由正转负,表明经济回稳势头尚未稳固。四是,从先行指标来看,经济增长的支撑动力将有所减弱,下行压力将有所增强。”陈彦斌说。

  报告指出,宏观经济政策在应对经济下行时却表现出力度不足、效率下降的特征:一是,货币政策应对经济下行的力度不足,未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二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较差,并未很好地作用于实体经济。三是,货币政策操作缺乏预期管理,进一步降低了政策的有效性。四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尚可,但总体上效率较低。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应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组合并将提升民间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点,同时加快增长动力转换,以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

  从6月份数据来看,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来源于投资增速的显著放缓。

  陈彦斌表示,短期内“稳增长”的关键在于有效提升民间投资。

  潜在风险

  对于民间投资的快速下滑,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就表示,“大量的投资都在制造业领域,制造业不赚钱了,不赚钱了干什么要投资?”

  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张敬国在当天的论坛上表示,有一组数据需要重视,那就是最近几年中国金融业的增加值大概在GDP比重7-8%,这个数据已经跟美国的占比大体差不多。

  金融行业到底有多大扩张的前景,金融行业结构上有什么问题?

  张敬国表示,金融机构在给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时,重点看的是企业的融资能力而不是现金流,但这背后有一个风险就是,如果企业从金融机构A贷款去还给金融机构B,这形成了金融业服务业增加值,但这可能是一个没有现金流的资金流转。

  “这会影响GDP质量,也会成为潜在的风险点。” 张敬国说。

  对于近期引起重视的民间投资下滑的问题,中电投先融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文浩表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投资回报率太低,其中可以明显看到以房租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过高。

  “增加民营投资力度,还是要放开它限制,我认为这是比较好的方法。” 赵文浩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认为,要在短期内抑制民间投资下滑的势头可能比较困难,不像国有投资可以通过国家财税的政策来刺激。

  但从另外一方面也看到,融资难、融资贵,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这样的问题其实以往都有,但是为什么是现在出现了大幅下滑?

  刘元春认为,这恰恰是下一步的关键点。

  “核心原因是整体生产率出现下降,这其中要看到,一个全员劳动生产团队是持续下降,一个是投资收益率是持续下降。”刘元春指出,政策上两难困境都是表现这两个基础变量,这是决定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和当下经济下行压力的最两个指标。

责任编辑:王嘉源

相关阅读

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当前确实不会发生美国式的金融危机;但是从债务链的险情看,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如果不真正加快改革,那么“温水煮青蛙”,暂时不会爆发系统性风险,但照样会把经30多年改革开放国民 辛辛苦苦积累的宝贵财富慢慢侵蚀掉。

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应无悬念

目前,全球经济与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联系紧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似乎成了衡量全球经济是否进入通胀期的“晴雨表”,无论当前全球经济走势多么变幻莫测,但经济缓慢复苏应是大概率事件;受经济复苏驱动,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亦无多大悬念。

黑石是左右万科之战的天平吗?

宝能系姚老板闯进万科期间,王石很忙,除了拉拢深圳地铁来为自己站台之外,王石B计划一直甚嚣尘上。现在整个万科已经是硝烟弥漫,宝能、华润、王石三方已经撕破脸皮,作为A计划的引进深圳地铁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能上演天地一家春?在相互角力的关键时刻,万科B计划到了呼...

谨防宝万之争背后的并购危机

让各方警惕的并非宝万之争的事件本身,而是宝能以杠杆并购“蛇吞象”的示范意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在影子银行遭遇“资产荒”和并购重组迎来黄金时代的双重背景下,这种连锁反应很可能在中国市场掀起一轮杠杆并购浪潮,最终将中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入一场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