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22:30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印发,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管理的引导作用。对此,民生固收分析认为,转变政府职能,还需进一步激活社会投资,划清政企界限。此外,仍需注意的是,改革过程中政府的投资主体身份仍难以轻易取消。以下为分析全文:

  1、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社会投资还需大力激活。意见指出,政府职能由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需进一步加深转变,意在为持续低迷的民间投资努力创造更加自由的制度环境,降低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挤出效应。可以预见的变化包括简化项目审批、牵头成立产业基金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以ppp模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等。

  2、政企界限划分清,挤出效应降最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往往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鼓励民间投资也就意味着规范政府投资范围,最大限度降低后者对市场资源的过多占用。意见明确政府投资范围理论上仅限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的项目,对确需支持的经营性项目,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投入,也可适当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进行引导。

  3、债券创新+产业基金,金融机构+社保基金+保险,有供给也要有需求。融资体制的改革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节点——供给方面,除了一直被提及的扩大债券融资、创新债券品种以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在意见中被大力鼓励,希望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环境中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一定的社会资本为产业投资提供资金支持;而需求方面,同时引入金融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以及保险资金等多元化投资者,融资难题的解决工具还是大大的有。

  4、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再被提及,投资主体的身份难以轻易取消。过去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主要是通过预算软约束的地方融资平台实现。在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资责任不降反升,且投资领域明确限制在零收益或者低收益的公共领域,其对城投公司这一类非盈利最大化的主体依然存在较大的需求。但融资体制的变革意味着城投公司的最大价值不在于为政府融资,而是投资。因此,只有真正实现市场化转型的主体才能够做到在不依赖政府信用、独立运营的前提下继续参与政府投资,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里还是要提醒投资者,单一的土地开发主体或者项目代建主体,一直是暴露在越来越复杂的政策环境中,企业职能的准确定位以及转型过程中抓住经营性资源,才是获得长久生命力的重点。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的五大体制成本

我们考虑成本,不单单要考虑生产成本,不单单是狭义的完备市场体制下的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种转型期国家伴随的体制成本,运行的制度成本,这个成本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投资独撑经济大局稳中有忧

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将继续成为下半年稳增长主力。而民间投资能否摆脱持续下行困境而有所起色,关键要看基建投资力度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够重新唤起各方对经济前景预期。

急病旅客为何地面求医难?

备受舆论关注的旅客机上突发急病事件,或许更多折射出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终日忧虑的看病难延续到了自己的远距离出行,即便是选择了最贵的民航,哪怕坐在头等舱里,也不能放心,更无法像在家里拨打急救电话自己掌握生命。

中国经济失速的风险不大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的精神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失速和硬着陆的风险较校但是不可否认,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供给侧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