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4日09:55 21世纪经济报道

  成交量高位回落 一线楼市喘口气

  本报记者 张敏 北京报道

  在成交量冲高之后,一线城市正在出现调整。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4月和5月,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月度成交量出现明显回落。其中,前期需求透支性释放和房价上涨过快的挤出效应,被认为是主因。

  分析指出,一线城市已经出现阶段性调整。随着热点城市陆续收紧调控,这种趋势可能转移到部分二线城市。但该种情况并不被视为“拐点”,市场人士反映,当前一线城市的潜在需求仍然强劲,在合适的时机会寻求释放。

  阶段性回落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4月和5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出现明显下调。其中,除广州楼市在5月逆势上扬外,京沪深三个城市的成交量均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调。

  以北京为例,据链家研究院统计,今年4月,北京新房纯商品住宅成交5296套,环比上涨17.2%。但新房住宅在整体市场中的比重较小。同期的二手住宅网签量为26374套,环比下降17.6%。总体而言,4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下降了13.3%。

  今年5月,北京纯商品住宅成交4109套,环比下降22.4%;二手住宅网签量为22979套,环比下降12.9%。总体来看,5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下降14.5%。

  历史数据显示,近一段时间以来,北京新房成交的高点在去年12月,二手房成交量则在今年3月达到高峰。总成交量的高点同样出现在今年三月。但4月和5月,北京楼市成交量出现连续下滑。

  与此同时,占据市场交易主流的二手房,成交价格则不断上涨。据链家研究院统计,自北京二手房交易均价在3月突破4万元关口后,4月和5月,该价格分别达到42518元/平方米和43843元/平方米,达到历史高点,同比分别上涨20.12%和21.96%。

  这种情况颇能反映一线城市的现状:市场进入存量时代,现阶段的主旋律为量跌价涨或量跌价稳。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其一,自去年年末以来的行情中,需求大量释放,如今出现乏力;其二,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挤出了相当部分的需求。

  他还表示,3月以来,上海、深圳收紧调控政策,北京也采取去杠杆、局部区域强化限购等措施,这也使房地产交易出现降温。

  或蔓延至二线城市

  一线楼市往往被视作整体市场的风向标。按照多数业内人士的观点,这种降温态势代表了现阶段的市场走势,未来将向二线城市延续,并有可能继续传导到三四线城市。

  今年4月以来,苏州、南京、厦门等热点二线城市的周成交量已呈现出震荡下行局面。到今年5月,下滑态势已基本确立。

  主流观点认为,这其中除了有政策打压因素的存在外,也有此前市场透支带来的自发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刺激作用的递减,以及传统销售淡季的到来,今年二季度,一线城市和主流二线城市的楼市将陷入一段低谷期。这种低谷直到9月、10月份才有可能发生改变。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尽管二线城市库存下降明显,但随着政策打压预期的强化,以及房价上涨过快的挤出效应,预计未来市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温。但广大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并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该种调整并不能被视作“拐点”。严跃进指出,相比之下,更应该叫做“阶段性调整”。他认为,当前市场的购房需求仍然存在,如果在货币政策层面进行刺激的话,不排除市场出现反转的可能。

  严跃进认为,当前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的基本面仍然是供不应求,这种形势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编辑 骆轶琪)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相关阅读

离开廉价劳动力怎么发展制造业

很多人将中国制造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正确,那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工业生产了,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都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

营改增后银行业税负降了吗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银行业系统和流程改造带来较大挑战,给银行业的财力、人力等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后续相关政策应对于银行业加以一定扶持,并给予适当优惠。

股市大方向:选股不选市的一年

这是选股不选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A股几乎又是“熊冠全球”,目前的沪深300指数基本上已经接近花旗对于今年沪深300的目标价格,下半年上涨的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以泡沫攻泡沫方能解房价困局

如此纠结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去除房地产的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即大力发展信用融资逐步置换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过,这是个长期政策,需缓缓图之。短期内想破局,可能要再制造一个泡沫,资金自然会离开房地产领域。下一个泡沫也许是股权市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