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2日07:21 南方都市报

  深圳楼市回眸: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刚需客果断出击、短炒客见势收手,上半年新房成交量明显下滑

市民在深圳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排队办理房地产事务。去年楼市行情“红火”时,房地产权登记中心“一号难求”。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市民在深圳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排队办理房地产事务。去年楼市行情“红火”时,房地产权登记中心“一号难求”。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今年楼市“高烧不退”的二线城市南京、苏州,昨天相继出台房产新政:自8月12日起,从提高首付比例、限制户籍等方面提高了二套房的购买门槛。而回望今年上半年,调控政策给一线城市带来的后续影响持续发酵。其中,经历过一轮房价暴涨的深圳楼市,在遭遇“3·25新政”之后开始降温。然而,对于不同的购房者来说,则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开盘价大概去到12万元/平方米。”昨日,深圳一名卓越前海壹号的销售人员向南都记者透露,自今年一栋均价10万元/平方米的322套公寓产品售罄后,该项目即将推出的二期价格再度攀升。尽管如此,记者日前从深圳各区多个项目售楼处了解到,下半年房价预计将维持平稳涨幅,但像去年那样非理性地上涨几乎不可能重现。

  限购:不少刚需客被拒之门外

  郭小姐(化名)今年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购买了一套60余平方米的二手房,花了220万元。据郭小姐介绍,她所在的小区较大,配套齐全,周边设施和交通较为成熟。

  “目前市值大概265万元”,郭小姐说道。这也就意味着5个月时间,她的房子就升值了45万元。

  然而在深圳,像郭小姐和其男友这样的工薪阶层,购房压力却不小。据她透露,由于单价高,深圳目前很难做到纯公积金贷款,只能使用混合贷,月供9000元。即便如此,郭小姐仍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今年“3·25新政”将不少购房者拒之门外。

  今年3月25日,深圳市政府发布6条楼市调控新政策,其中提出“非深户社保1改3”的规定,此外,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四成。

  据中原地产研究报告表明,去年深圳房价上涨的势头太猛,投机现象严重,地方政府为遏制房价暴涨以及打击投资客,颁布了一些因地制宜的新规进行市场调控。

  报告当中指出,2016年上半年在“3·25新政”的影响下,全市新房成交量有明显下滑。上半年全市总成交量仅为243万㎡,较2015年下半年下滑31%。加上全面叫停首付贷及众筹,投资热开始退潮,连续上涨了18个月的深圳房价终于在“3·25新政”之后出现回调。

  “3·25新政”将火热的深圳楼市直接速冻,但仍有部分投资客因为上一轮房价上涨太快而观望情绪加重。

  现居深圳的香港人刘先生(化名)向记者透露,去年他将自己位于香港的一套住宅出售,本打算在深圳购房,但去年房价暴涨之后让其望而却步。

  “本想卖掉一套房等香港房价降下来再买,或者在深圳置业。”年前刘先生一直在观察深圳楼市,据他了解深圳部分区域自去年6月开始到今年4月房价升了六成,“去年4月2万元/平方米的房价到今年年初已升到5万元/平方米。”

  “目前的房价甚至比肩香港一些较远区域的房价,而罗湖的房价基本接近香港天水围的房价。”刘先生认为,深圳房价短时间内暴升到如此高位,已经脱离了理性投资,太疯狂了。

  据链家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上周新房量跌价升,全市新房成交682套,环比增长17.8%。各行政区方面,除福田外其他区均有所增长,其中南山涨幅超70%,成交128套,罗湖成交31套,涨幅亦接近50%。龙岗和宝安分别成交254套和265套,环比分别增长6.7%和11.3%,福田成交4套,盐田依然零成交。整体来看,全市成交量重新回归至600套以上,接近700套,各区呈现回升。

  价格方面,全市成交均价为62614元/㎡,环比上涨15.2%。其中,南山成交均价为94816元/㎡,环比上涨23.1%,涨幅居全市之首,龙岗均价为45219元/㎡,环比上涨近10%,宝安维持稳定,其余区域下降。

  上述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郭小姐透露,她所在的小区是附近高价楼盘之一,也是全市成交前三名的楼盘,自住居多,自己很快便出手买下。

  而作为投资客的刘先生则更为犹豫,“投资并不是炒作,小心有价无市。最好的投资是,风险可以控制,回报能达预期。”

  市场:短炒客见势收手

  中原地产报告当中提示,高杠杆是2015年深圳房价快速飙升背后的一大推手,特别是首付贷、众筹等投资方式带来的高风险。

  “房价飞涨的基本面在于供求关系失衡”,深圳中原董事总经理郑叔伦向南都记者表示,“深圳近年高科技及金融发展领先,吸引大量人才就业,拉动购房需求。一方面供应紧张,每年新房成交量平均五六万套,存量商品房不到200万套。另一方面需求旺盛,去年人口从1700多万上升至年底2000多万,一年增加300万人。”

  根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统计,2016上半年深圳市土地招拍挂市场共成交18宗 地 块 ,总 成 交 面 积 为52.79万平方米,仅占2015年成交的30 .1%,土地出让愈发稀缺。事实上,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近几年通过土地招拍挂出让的土地逐年减少,现有的土地供应则更多地来自于旧改更新项目。

  据高力国际报告显示,深圳供应有限以及普遍看好国内一线城市物业的长期资本增值空间,成交均价则持续攀升,而成交量则因政策调控下滑。

  相关资料显示,5月深圳楼市进入调整期,新政作用下,新房成交量较3月下跌五成,二手成交量也持续腰斩,在此期间,业主报价下调、短炒客抛售物业,市场逐渐进入买方市场。

  独立投资人刘忠岭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3·25新政”落地后,税费大幅增加,不少短炒客对市场持谨慎态度。购房者心理也从追涨转变为观望,因此成交量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市场步入调整期。

  刘忠岭则认为,短炒客保守估计在5%左右。

  其分析指出,“若短炒客众多,同质的标的之间不会有太大差价,套利空间有限。而事实上,深圳同质的房子,部分价差很大,这能从侧面证明短炒的投资者不多。”

  “深圳投资性购房比例去年达到四成,今年回落一半。”郑叔伦表示。

  观点

  深圳周边楼市投资尚需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3·25新政”之后,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购房者期望房价下跌,持币观望。投资者寻找其他机会,一些人改去周边地区,例如东莞、惠州等市趁低吸纳。

  “深圳的一部分购买力外溢,也造成了短期内东莞、惠州、中山等临深片区涨幅较大,甚至出现了捂盘惜售的情况。”中原地产报告当中显示。

  据合富辉煌报告指出,一线城市中深圳受调控影响成交量同比下降,与此同时,二、三线城市中,珠三角城市受到广深外溢客户辐射,成交面积同比增长在27%-86%。

  据深圳房协报告指出,深圳房价领涨全国导致需求外溢,首置客与投资客难以承担高额房款,周边城市群成为纾解强烈购房需求的出口,连接周边城市群的轨道交通陆续建成使用,使深圳购房者主动外溢至周边城市群。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除了深圳房价过高导致需求外溢,临深城市房价上涨仍有其他原因。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经历了深圳上一轮房价暴涨之后,一帮‘职业炒房客’将赚来的钱直接投到惠州、中山等周边城市,炒热当地房价,制造恐慌性购房,与温州炒房团如出一辙。”

  有分析表示,由于深圳房价涨幅较大,莞、惠两地相对于深圳属于价格洼地,吸引刚需置业者去买房是可以理解的。但由于距离和配套设施的原因,加之莞、惠两地已经库存高企,投资前景未必可观。

  “东莞、惠州、中山房产风险很大。主要由于供应量大,提供的就业机会不足以吸引人口流入,房产流动性差,风险还是比较大。”刘忠岭指出。

  “周边地区房价上涨幅度较大,大家需要慎重”,郑叔伦强调。

  采写:南都记者 赵毅

责任编辑:陈楚潺

相关阅读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仍存在

尽管“8·11”汇改已经过去一年,目前市场上依然存在显著的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作为央行干预市场的结果,中国外汇储备存量与最高峰相比已经缩水了8000亿美元左右。此外,由于担心加剧贬值压力,中国央行在降息与降准的问题上畏首畏尾。

汇改仍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就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既定的方向。2015年8月11日,优化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这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量价两难下的人民币保卫战

可以看出,外储的减少并不完全是外资望风而逃,而是外债的减少、藏汇于民和主权基金的使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风险,提高了国家竞争力和社会福利。换句话说,与其让外汇储备趴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不动,不如将储备货币换成投资性、生产性资产,以更好的提高...

打破贬值预期需要进一步汇改

为什么外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难以改变呢?从外汇市场基本面看人民币并不一定是贬值货币。然而在当前人民币定价规则下,人民币对美元期望值是贬值,这自然会增加外汇需求和减少外汇供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