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卖地还债举新债还旧债 工薪阶层亟待减负

2014年02月16日 09:07  中国广播网 

  央广网财经2月1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日关键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看待地方政府的债台高筑,工薪阶层的举步维坚呢?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许,如下这些难念的经,都必须面对。

  去年22个省份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没达标”

  按照日程,2014年全国省级两会全部闭幕。经济增速是下调了,收入增速却也很不理想。和22个省区市下调GDP目标相比,我更关心去年22省份城镇居民收入去年没“达标”的消息,还有,16省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没能跑赢“GDP”增速。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永恒一语中的,收入增速慢于GDP增速,说明经济增长的收益没有对应地让老百姓享受到,现在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依靠“上项目”、“拉投资”为主,对民生考虑不足。

  2013中国人均宏观税负近万元百姓亟待减负

  还有其他因素没有?居民收入上不去,也可能和税负有关。社科院报告:2013年数据显示,我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2.9万亿,人均宏观税负接近万元。业内分析,破除利益格局牵绊,将财税改革落到实处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据有关数据,“工薪阶层”缴纳的工薪所得税及储蓄利息税占个人所得税70%左右,工薪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这合适吗?你看,不只是税负重,也有税负不公的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也呼吁:宏观税负水平应合理回归,就是减税。但这不只是税收制度的设计问题,也直接受制于政府支出是否得到高效使用。文章分析,如果财政支出水平不有所约束,收再多的税也会被挥霍一空。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到了年底,各家单位突击用钱。

  2014年一线城市或将举新债还旧债

  此时,地方政府也有话要说,他们也有一本难念的经。《经济观察报》报道:一线城2014年要艰难还债。说一线城市今年能完成既定的还债任务吗?也许能完成,但前提是,继续举债。

  按照各地审计部门要求,2014年,北京要偿还1940多亿,上海是2200多亿,广州按广东省标准粗略计算也有近500亿要还,均不包括利息。但土地出让金中可支配部分甚至不及还债总额的1/3。北上广如此,全国其他省市更不乐观。

  只是,很可笑的是,现在不少地方政府还在储备土地,未来土地收益将会成为还债的主要来源,但土地储备在没有出让之前,本就是为收储土地而产生的债务。这真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很明显,这些和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理念格格不入,这不只是显露出民生的难处,也暴露土地财政的短板。

  部分公务员工作消极:“已对得起2000工资”

  一些公务员现在满腹委屈,也有一本难念的经。《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江西、甘肃两省采访发现,单位各种福利被取消后,少数公务员心生抱怨甚至工作消极。“大家都觉得自己已经对得起那2000多元工资了。”

  关于公务员实际工资多少,最近的公务员工资“走光”事件倒可以做个印证。最近,一个登有湖南冷水江市公务员工资信息的网站,因其查询密码过于简单,使得信息被泄露。网站信息中公务员工资多在2000元至4000元,这与很多人眼中公务员“福利高、待遇好”的形象相去甚远。

  新华网评论说,群众对公务员“收入高”、“福利好”印象的形成,可以说有其必然性。公务员工资“走光”这事之前,权威的信息不公开,或者缺乏接收权威信息的途径,群众接受的也只能是传言与表象,也只能相信这些信息并自行作出判断。

  《人民日报》提出:在法治思维、权力规范的要求下,公务员工资待遇不妨晒阳光多“解密”。事实上,信息越公开,权力越容易归位,也越容易取得公众理解乃至信任。

  用工荒再启涨薪20%以上难以招人

  那么,企业用工荒又该如何解决呢?这是企业家们难念的经。因为用工荒,很多企业面临着大量的投资闲置、等待工人来开工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一则消息此前备受关注,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湘企业用工缺口达3.5万人,其董事长为此紧急求援湖南省政府。事非偶然,《中国经营报》报道:用工荒再启东西部用工拉锯战。说是农历新年之后,各地“用工荒”再度如期而至。广州今年节后用工缺口将达12 .33万人,而武汉企业缺工9万~11万人,某些地方,即使涨薪20%以上也难招到人。

  但打工者怎么算这笔账呢?有人说,“即使每年涨一些工资对我们吸引力也不大,因为物价涨,房租也在涨,这样仍没有多少剩余。”这样的用工荒,是找市场,还是找市长,还真是一个难题呢。

  真正的市场经济应惠及最普通的民众

  市场经济到底是什么?经济学家张曙光的一番表述,很值得深思。他说,“市场经济,不光是资源配置,也是一套法律体系,有它的道德基础,有他的人文关怀,有他的制度结构在里面。”

  这样的思路,相信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方法。破解这些难题,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经由这些,我们期盼一个更高效的政府,更健康的市场,但最后,一定是惠及最普通的民众,眉头不再重,城市不再空。

  (评论员马尚田)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巡视组:商务部有干部铺张浪费较突出
  • 体育冬奥-周洋卫冕1500中国第3金 李坚柔摔倒
  • 娱乐柏林影展《白日焰火》擒金熊 廖凡获影帝
  • 财经农业部“引导”企业参与转基因种子研发
  • 科技魅族黄章复出引投资:以小米为假想敌
  • 博客 许戈辉:与罗琦聊聊人生的酸甜苦辣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学生情人节过节忙 花店老板称出手阔绰
  • 谢作诗:界定土地产权是农民致富之本
  • 谢百三:疯狂新股 失败改革
  • 江濡山:形形色色的一男多女现象
  • 朱宁:兜底和隐性担保会破坏市场规则
  • 江濡山:谁在深化改革进程中搅混水
  • 陶冬:从腊肠滞销说起
  • 郑风田:户籍制度改革困局
  • 姚树洁:习近平的外交攻略
  • 叶檀:为信托地雷买单
  • 刘杉:新兴市场或有更多货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