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入选国家队主导产业待确立

2014年01月14日 01:41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谢振宇 岳琦 发自成都

   继两江新区后,贵安新区成为西南地区又一获批的国家级新区。在成为“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后,贵州贵安新区开始面临进一步明确优势主导产业等问题。

   目前,贵安新区主要规划发展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但在专家看来,贵安新区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选择不是很明确”,同时发展多个产业,在投入上有一定难度,需要确立一个重点,并建议“有意识地培育装备制造业成为主导产业”。

   贵安新区的开放型经济之路如何走?昨日(1月1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胡晓登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区的开放,应是直接地对外、面向全球开放,而不局限于“贵州省的新区”,从而吸引来自全球的人力资源、资本等优势。

  黔中经济区有望借势提速/

   作为一个新规划的发展区,如今,距贵安新区首次规划概念出炉尚不到两年。但可以预期的是,贵安新区的获批成立,有望提升贵州黔中经济区发展速度。

   “贵安新区肯定是贵州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它位于黔中腹地,二是在黔中贵阳、安顺两大城市群之间,将直接带动两大地区数十个县域的整体发展。”胡晓登评价道。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发2号文),在这份文件中,“贵安新区”首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国发2号文提出,贵州是中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贵州要建设以贵阳-安顺为核心,以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城市为支撑的黔中经济区,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

   相应背景在于,贵安新区在贵州有着一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基础。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州人口为3800多万人。单从人口角度看,如果城镇化水平提升至50%,则意味着贵州在未来10年至少要有570万人从农民变为城镇居民。有分析认为,对于贵州来说,由于地处山地,要建设容纳数百万人口的区域,只能选择贵阳-安顺一线。同时,贵阳-安顺一线也有较好的工商业基础。

   国务院成立贵安新区的批复中明确提出,贵州要把建设贵安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探索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路子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努力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批复,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区域范围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县(市、区)20个乡镇,规划控制面积1795平方公里。贵安新区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地势相对平坦,人文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

   胡晓登视贵安新区的获批为我国 “内陆地区新的经济发展区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一个试验田。”对于贵安新区获批之后的未来发展,胡晓登认为,未来3~5年,贵安新区、乃至黔中经济区的发展有望提速。他同时建议,在产业发展方面,新区应以相对高位的产业切入,告别过往西部地区简单承接东部低端化产业转移的老路。

  主导产业亟待进一步明确/

  后发的贵安新区想要 “赶超”,势必需要产业的支撑,那么,其产业的发展和规划如何?又有哪些优势产业呢?

   关于整个贵安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国发2号文提出,将贵安新区建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如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贵安新区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向,并引入了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知名企业。

   2013年7月,贵州省政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领域涉及电子信息、商贸流通、生态旅游、人力资源培训、资源深加工等。

   更早的项目是慧谷产业园。2012年4月,贵州、江苏两省在贵阳举行贵州?江苏慧谷产业园区签约仪式。时任安顺市的一位主要领导就曾对外透露,慧谷产业园区是IT产业高科技园区,总投资将达到400多亿元,这里将打造成为贵州的硅谷。

   “贵安新区及贵州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以及环境和政策等方面有着后发的优势。”长期研究区域经济的贵州企业协同创新与发展研究咨询中心主任、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英葵表示,劣势则主要是高素质人才的相对缺乏和科技投入的不足。

   陈英葵认为,贵安新区的产业发展,应该结合贵州的优势,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以及与能源相关的新材料等产业,同时需要针对单个产业,将产业链拉长。

   而在深入研究贵安新区产业布局的一些专家看来,由于起步较晚,贵安新区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并不是很明确。

   贵阳学院副教授陈真波就曾在2013年初的学术期刊上撰文指出,贵安新区产业的现状面临产业层次低、产业相关度不高等矛盾和问题。他指出,“贵安新区大量存在的是中小企业,而且企业数量较少。据统计资料,新区核心区内企业总数不到300家,而且多数是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同时,他还指出,贵安新区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选择不是很明确”,“同时发展资源深加工等四大产业,在投入上有一定难度,需要确立一个重点。从当前形势来看,依托原军工企业,加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产业链长、技术溢出效应明显、人才相对集中的特点。”

   “有意识地培养装备制造业成为主导产业有一定的可行性”,陈英葵认为,贵安新区现实的重点发展产业,应是以装备制造业、磷化工延伸的新材料制造等产业,从而打通“上下游”,这也是较为可行的产业发展方向。

  专家建议“要克服新区病”/

    贵安新区要走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但怎么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亦值得探讨。

   胡晓登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区的开放,应是直接地对外、面向全球开放,而不局限于“贵州省的新区”,要吸引来自全球的人力资源、资本等。

   “开放不应该是一部分产业的开放,而应该是第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包括长期研究区域经济的贵州大学洪名勇教授在内等三人也曾在学术期刊上共同撰文指出,贵安新区的现代农业、畜牧业要开放,工业也需要开放,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都需要开放。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优化贵安新区产业结构,提高各类企业的效益,不断壮大自己。

   “着眼点要放长远,看到西部、中国甚至全球市场。”陈英葵也表示,贵安新区应瞄准世界市场,在新区中能有一两个行业、产业实现突破,形成完整的产业配套链,就会对整个区域产生较大的支撑力。

   洪名勇等还在前述撰文中指出,应在贵安新区建设综合保税区,搭建经济对外开放平台。保税区将进一步改善区域的投资、建设软环境,尤其是要利用海关保税的独特条件,最大限度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新生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西部地区,要既能发展经济又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好,两者耦合发展,闯出一条新路。”陈英葵认为,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这也是贵安新区和其他新区在定位上的差异和特色。

   “要克服新区发展的老毛病,不能走破坏生态环境和高碳排放的老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杨继瑞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绝不能让污染高碳产业朝欠发达地区转移,不能让这类产业在新兴的开发区死灰复燃。

   胡晓登也建议,新区发展过程中,还要严防借投资开发行地产“圈地”之实的情况,否则又会催生出“空城”和“鬼城”。同时,也要注意环境承载能力,在人口资源的承载与城市的发展上,实现可持续地发展。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今日起网订火车票票面不再显示姓名
  • 体育C罗获FIFA金球奖 里贝里梅西居其后
  • 娱乐美国骗局金球成赢家 莱奥纳多再拿影帝
  • 财经资本瞄上土地流转炒农地就像炒房
  • 科技北京官方打车软件全面沦陷:不能加价
  • 博客女童遭十余村民性侵令人发指细节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学制过长催生剩男剩女 12年应缩减为9年
  • 张化桥:印度今天和明天的问题在哪
  • 徐天舒:互联网金融热背后的冷思考
  • 美国客:留美中国学生兴起代购热
  • 姚树洁:张艺谋被罚是没有交代的交代
  • 谢作诗:春运拥堵缘于城乡二元结构
  • 高善文:中国离债务危机有多远
  • 凯恩斯:房地产行业将面临断崖式下滑
  • 陶冬:美非农失前蹄 欧央行谋后招
  • 黄有光:建议高考男女生分开录取
  • 江濡山:五问肖刚 你有杀手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