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冯尧
记者昨日从深圳土地房产交易中心获悉,该市首宗“农地”正式挂牌,地块出让底价为1.16亿元。
尽管这是一块建筑面积仅有约1.46万平方米的“袖珍”用地,但作为深圳原农村集体工业用地入市流通的首个试点,还是备受外界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该地块占地面积为1.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99万平方米,位于深圳市福永街道凤凰社区综合市场旁边,临近深圳机场和广深一级公路,此片土地一直以来都是凤凰社区的闲置土地。该地块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新型产业用地),准入产业类别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
据悉,该宗地块将在12月20日拍卖,竞拍底价为1.16亿元。根据土地出让规定,该地块70%的成交价款作为政府收益,由竞得人支付至市国土基金账户,30%的成交价款作为凤凰社区收益,由竞得人先支付至交易中心账户监管,待本次出让宗地签订出让合同手续完善后划转至凤凰股份公司账户,而凤凰股份公司则为集体经济建立的股份公司。
早在今年1月,深圳市政府出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6文件”》,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实际占用的符合城市规划的产业用地,在厘清土地经济利益关系,完成青苗、建筑物及附着物的清理、补偿和拆除后,可申请以挂牌方式公开出(转)让土地使用权。
此外,在“1+6文件”中还有一种五五分成的方式,但凤凰社区选择了村集体在享有部分物业的基础上,与政府以3∶7分享土地出让收益,打破了以往五五分成的固定模式。
据悉,这块“袖珍地块”成交后,将由竞得人负责出资建设。项目建成后,按《出让合同》约定,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的20%(即1.39万平方米的产业配套物业,其中食堂2000平方米、宿舍1.2万平方米)由竞得人建成后无偿移交凤凰股份公司。
事实上,深圳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不同,在经历了1992年和2004年两次土改之后,特区内外的农村集体土地全部转为国有,原村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集体经济建立了股份公司形式,将全市土地纳入政府统一管理。
从理论上说,深圳并不存在常规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用地”。“但是很多土地在完善土地权益过程中还存在争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土地‘政府拿不回、集体用不了’的尴尬局面。”深圳规土委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年初推行的“1+6”文件,允许符合条件的产业用地入市流通,实际就是对于盘活这些土地的一种尝试,如果可行,不排除将来会有更大限度的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