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后上海领导班子调整:侯凯执掌上海市纪委

2013年11月20日 02: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胡欣欣 上海报道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市委领导班子新一轮调整在两位中央巡视组组长之间展开。

  根据上海官方媒体11月19日的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侯凯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和上海市纪委书记;免去杨晓渡的上海市委常委、委员和上海市纪委书记职务。

  官方同时公布的简历显示,侯凯于1962年出生,此前担任中央纪委常委,审计署副审计长、党组成员。在此前公布的第二轮中央巡视组组长名单中,具有审计专长的侯凯担任第九巡视组组长,巡视三峡集团,他也是目前唯一一位以中纪委常委身份执掌巡视组的组长,也是少有的“60后”组长。

  在宣布此次人事调整之前,侯凯一直在审计系统工作,其1984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专业,此后便进入审计署工作,先后在财政审计司、审计署驻哈尔滨特派员办事处、办公厅等部门工作。

  2010年起,侯凯任审计署副审计长、党组成员,并在2012年11月起当选为中央纪委常委。

  此次人事调整中,并未对杨晓渡的任命予以明确,但其目前在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工作中也身担重任,任第三巡视组组长,巡视国土资源部。目前,第三巡视组已经进驻国土资源部开展巡视工作。

  官方公布的简历显示,1953年出生的杨晓渡是上海人,但其曾在西藏工作25年,并从医药行业逐渐转向经济、行政部门。

  在西藏期间,杨晓渡曾任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地区行署副专员,后调任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此后,杨晓渡还担任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2001年,杨晓渡回到上海,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2006年起,杨晓渡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2012年5月起担任上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并于同年11月当选中央纪委委员。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被认为是要素集中、市场活跃,因此领导干部可利用的资源较多,面临的诱惑较大。

  此前上海曾在预防腐败工作方面提出运用“制度加科技”的新模式,把制度反腐与科技反腐结合,对廉政风险点进行实时跟踪、动态监控、科学监管。这一模式于2011年在全国纪检系统推广。

  目前上海正推动着多项改革,其中包括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多项试点。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曾撰文指出,上海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上海实际,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上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中,服务于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而在上述各项改革试点推进期间,上海的领导干部无疑将会受到更多目光的注视,如何在这一改革“攻坚期”以及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体制机制创新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更好推动上海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将是侯凯履新后面临的任务和挑战。(编辑 肖欣欣 李艳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连发3问驳安倍:开罗宣言算不算数?
  • 体育C罗戴帽葡萄牙进世界杯 法国逆转 视频
  • 娱乐卖淫女扮模特上相亲节目 1千1次曝艳照
  • 财经延迟退休进入缓冲期 延一年养老金增40亿
  •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
  • 博客胡紫微:我想过不干主持去卖煎饼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博士谈成就:有车房户口 新浪教育盛典
  • 李光斗:天猫为什么要在央视做广告
  • 江濡山:金融改革必须“玩狠的”
  • 赖伟民:三中全会经济改革的八大重点
  • 梁建章:为什么放开二胎是远远不够的
  • 安邦:民营银行会不会成为坏账接盘者
  • 金岩石:经营型政府的投资之手
  • 朱大鸣:三中全会后房价真会涨吗
  • 刘泳华:电商的高调与央视的低调
  • 齐格:看企业老总如何侃三中全会
  • 叶檀:北京补偿河北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