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港人不堪高物价选择回流养老

2013年11月10日 20:07  新华网 

  【推荐专栏】香港人月薪4万港币不够养老

                专家指10月CPI波动上升 四季度涨幅超3%通胀平稳

    新华网深圳11月10日电(记者 吴俊)80岁的香港老人陈婆婆今年告别东莞,回到了香港的老人院。随着内地物价水平不断攀升,许多原本打算在内地养老的香港人最终选择回到香港。

  香港工联会内地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建波说,香港老人从内地回流养老近年来有增长趋势。2011年仅广州、深圳、东莞三个工联会的内地服务中心就帮助超过200个原在广东居住的老人回流香港养老。

  记者了解到,香港工联会自2004年起在广州、深圳等地成立了多家内地咨询服务中心。深圳咨询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向该机构查询回港养老的案例不断增多:2011年为57宗,2012年增长至128宗,2013年1-7月累计已有252宗。

  不少香港人当初选择到内地养老时,都带着相对丰厚的积蓄,怀揣着“内地物价低、港币值钱、空气好、住房宽敞”的颐养天年梦。但是,随着人民币升值、内地房价物价上涨,一些内地港人年迈体弱多病,生活日益拮据,选择踏上返港之路。

  在东莞照顾香港人陈婆婆近5年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老人的吃、住、医疗费和聘请护工的费用一个月需近5000元人民币,病重一住院就要花费上万元的医疗费。

  记者见到了几位在深圳养老的香港老人,他们表示,原本计划好够花30年的养老积蓄,现在10年就用完了。

  邵建波说,物价飞涨是内地养老香港人回流的首要原因。“我2006年到内地工作,当时100元港币能换108元人民币,在香港喝早茶要几十块港币,在内地只要十元左右人民币,在内地的生活成本约为香港的1/3。如今100元港币只能换79元人民币。当年是香港人跑到深圳来买菜、做衣服、买日用品,现在反过来了,深圳人都爱到香港买东西了。”

  邵建波说,大部分在内地养老的香港人不愿回香港,但由于积蓄耗尽、许多老人又没人照顾,只好踏上返港之路,被港府安排到老人院生活。

  香港政府统计处2011年初的调查数据显示,当时在广东居住或长期逗留的65岁以上香港老人约有4.6万名,以中山、广州、东莞、深圳最为集中,其中仅深圳就有6100人。

  今年10月1日,港府正式实施“广东计划”,让选择移居广东并符合申请资格的香港长者,无须每年回港定居60天,也能领取香港政府派发的每月1135元港币高龄津贴。截至10月5日,港府已收到约1.3万份申请,而社会福利署也已面见了200多名申请“广东计划”的长者。

  港府越来越多地投入资金完善安老体系,也是不断有港人回港养老的一个重要原因。记者了解到,港府针对安老服务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不久前开始试验的长者小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增加小区照顾服务名额,以及为长者及残疾人士提供的公共交通优惠等。

  今年68岁的港人赵女士一直在香港生活,她说,随着港府对于高龄人士的公屋供给逐渐充沛,医疗保障设施更加良好,老人们就近养老的可能性更大,估计会有更多老人选择回港养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台风海燕可能是人类记载最强风暴
  • 体育英超-范佩西绝杀 曼联胜阿森纳 视频
  • 娱乐龙应台谈金马奖和张悬“国旗”风波
  • 财经央企好工资引争议 隐形福利助长收入差距
  • 科技策划:双11网上抢购全攻略
  • 博客“团购”越南新娘暴露什么现实
  • 读书机长揭秘:毛主席最后一次神秘飞行
  • 教育女大学生光棍节出租自己 新浪教育盛典
  • 张庭宾:人民币贬值楼市泡沫必破灭
  • 明清石:李克强点赞马云的背后
  • 管清友:经济稳中趋缓 货币信用双紧
  • JohnRoss:中国生活水平增速世界最快
  • 张化桥:英国的影子银行
  • 陶冬:美就业骤升 欧利率突降
  • 刘远举:孙杨代言汽车广告有无不妥
  • 海若:我为何劝医生儿子去改行
  • 姚树洁:三中全会必谈的经济话题
  • 谢百三:改革后为何贫富差距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