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敏
北京土地市场的热度一直在延续。昨日,房山区一宗土地拍出1.7万元/平方米的单价,创下区域新高,这一水平高于当地在售项目的价格。针对地价的不断攀高,多数业内人士表示,商品房与保障房地块捆绑出让的制度是“罪魁祸首”。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昨日表示,配建制度将保障房成本转嫁到商品房地块上,与此同时,北京“饥渴供地”的模式也将促使地价高企。
房山地价三年实现翻番
昨日北京共有三宗土地进行现场竞价,其中“房山区长阳镇理工大学9号地”最受关注。该地块的土地面积为125736平方米,建筑控制规模110355平方米,为近年来少见的大体量地块。在进入现场拍卖程序前,该地块已经接到20次网上报价,将底价从10.5亿元抬升至11.64亿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现场获悉,当日共有20个竞标者参与该地块的交易,其中包括三个联合体,万科、金地、首创、华远、绿地、金融街等名企系数参与竞买。经过71轮激烈争夺,北京万年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5.74亿元,配建4.2万平方米限价商品住房面积拿下该地块。按照限价房最高价格9800元/平方米计算,商品房地块部分的楼面价达到17000元/平方米,创下房山土地市场有史以来的新高。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如果剔除该地块中包含的体育用地部分,商品房土地的成本将超过2万元。而在该区域的在售楼盘中,价格最高的金地朗悦年内均价也仅为19820元/平方米。
上述机构的统计显示,从2007年开始,房山区合计供应过的包含有住宅类属性地块合计48块,土地出让金为377.56亿元。其中,2010年的房山“地王”是当年12月成交的“拱辰大街公建混合住宅用地(金谷大厦)地块”,楼面价为9465元/平方米。短短三年间,房山区地价已经实现翻番。
与之相对的是,北京市今年第一宗“限房价竞地价”地块却无人问津。“朝阳区豆各庄土地储备项目B、C地块二类居住、公建混合住宅、托幼、环保设施用地”于21日起开始接受竞价,但最近两日,该地块尚未收到一单报价。
配建制度副作用凸显
自今年以来,通州、亦庄等区域先后出现楼面地价接近或高出在售物业价格的现象,并成为当地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
张大伟认为,房山后续还有几块土地出让,当前的高地价将会明显影响房山区域市场。而从整体市场走势来看,高地价将明显刺激房价上涨,这种涨势可能体现在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期间。
针对房山区成交的上述地块,任志强表示,近几年来北京商品房用地供应量始终为负增长,“饥渴供地”的模式导致企业争抢土地,成为地价上涨的重要推手。
与此同时,建立在保障房配建基础之上的“土地捆绑出让”现象,将保障房成本转嫁到商品房地块上,造成商品房土地成本高企。对于北京正在推进的“限房价、竞地价”的出让方式,任志强同样认为不尽合理。
按照任志强的观点,保障房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政府运营、租赁上,由于租金收入并不足以覆盖成本,所以政府还是会拿土地出让收益来平衡支出。因此,保障房配建越多,商品房价格也就被抬得越高。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包括商品房销售的限价限购,以及土地市场的最高限价、“限地价、竞房价”等方式在内,以“限”为主的调控思路正在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副作用”,应考虑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