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成北京市民因房价上涨等感觉生活压力加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25日 02:39  新京报微博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发布,2011年居民生活压力来源分别是医疗费用、房价上涨等

  新京报讯 2005年到2011年,北京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了86%、87%,但城乡收入差距没有缩小。而且,收入虽然增加,相当一部分市民明显感觉生活压力加大,医疗、房价、养老、物价是压力源头。

  昨日,由北京市社科院编写的2012年《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蓝皮书)发布,呈现出上述结论。

  蓝皮书编委会去年底选取101名市民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1年,32.6%的市民感到生活压力加重,而压力来源分别是医疗费用(73.3%)、房价上涨(65.3%)、养老保障(64.4%)、物价上涨(61.4%)。

  市民中感到生活质量大有提高的占1.0%、略有提高的占19.8%、没有变化的为34.7%、略有下降和下降很多的占40.6%。

  对政府工作满意度方面的调查显示,“公共文化体育”和“环保”满意度最高,分别为90.1%、83.1%。受访者对于政府在房价调控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工作,最为不满,分别达39.6%、30.7%。

  被问及“如果您想发表自己对政策的看法,可能会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去反映”时,选择“在网络上发帖或发言”的占61.4%。

  此外,蓝皮书总结了北京人口调控、治堵等其他情况。

  城市交通发展概况

  2010年,北京城市道路总里程6355公里,比上年增加106公里,比2005年增加2282公里;城市道路面积93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6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1958万平方米。

  【人口】

  经济和行政因素致暂住人口减少

  蓝皮书列举了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两组数据:一是常住人口数据,201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18.6万人,其中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742.2万人,比2010末增加37.5万人;一是暂住人口数据,2011年全市暂住人口825.8万人,比2010年减少了60万人。

  上述两组数据,非京籍数量一增一减。蓝皮书提出,对于流动人口,近年来北京一直推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的管理模式。数据表明,北京行政手段加经济手段的人口调控政策,开始收到效果。

  但蓝皮书强调,在人口调控的同时,还要强调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蓝皮书建议:改变街道、乡镇按照户籍人口配置管理资源的传统做法,建立社区实有人口一体化管理体制;探索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居委会选举;接纳流动人口为居住社区的正式成员,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参与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权利。

  【收入】

  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改善

  蓝皮书统计,2005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87%,都跑赢了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物价上涨幅度。

  收入虽有提高,可城乡收入差距没有得到改善,相对比例保持不变。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比结果表明,2005年二者之比是1:2.24,2011年是1:2.23。

  而且,各行业收入差距仍在扩大。蓝皮书未列入金融、煤气水供应等带有垄断性质的高收入行业,仅统计了百货、建筑等17个传统行业去年的人均工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最高,达102191元;超市零售业最低,达36888元,相差2.8倍。

  蓝皮书提出,如果从宏观角度看待居民收入,2005年到2011年,同期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30%,对比86%、87%的城乡收入增加幅度,表明居民收入增加幅度,远低于GDP增幅。

  蓝皮书写明,“作为地方财政收入大头的税收,增速年年超过GDP增速,更是大大超过居民实际收入增速,不利于增加居民财富宗旨的实现”。

  【房价】

  对比调控目标房价仍居高不下

  分析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比上年下降6.3%,实现了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上年相比‘稳中有降’的控制目标”。

  蓝皮书强调,与中央房地产调控的目标相比较,北京房价仍然居高不下。

  此外,蓝皮书指出,虽然北京城镇居民自有房率接近90%,但是大多数只有自住的一套房,因此房价上涨对于这类居民只有心理满足感而无实际意义。而对于新进入北京的年轻人,高房价相当于”剥夺了“自己和亲人收入”。

  今年前几月,北京房价有反弹迹象。蓝皮书提出预警:“房地产业关系到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商业银行的利益,经济一旦出现下行压力,就有可能放松房地产调控”。

  【交通】

  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常被忽视

  蓝皮书统计,目前北京一半以上的出行量集中在三环路内,核心区小客车出行比例与日均行驶里程均超出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对于出行结构问题,蓝皮书分析认为,症结在城市规划失误:早在1993年北京就规划建设14个卫星城,2005年明确重点发展东部通州、顺义、亦庄三个新城,但由于新城的功能定位、措施不配套等,最终形成多个功能单一的“睡城”。同时,中心区的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蓝皮书指明了路径: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即对大型开发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但蓝皮书同时提出,北京几年前就开始实施交通影响评价制度,但实际运作中常忽视,“关键问题是交通规划无权威性、交通影响评价无影响力。调整城市土地利用形态、改善城市结构、改变中心区交通状况,实现难度较大”。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姝

(原标题:三成北京市民感觉生活压力加重)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党校副校长:理直气壮讲政改
  • 体育欧冠-皇马1-2 曼城1-3 阿森纳0-2 米兰负
  • 娱乐1天3报明星得女喜讯 朱茵李小璐当妈
  • 财经辽宁养老金个人账户被曝借支76亿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mini等五款产品
  • 博客奥巴马的表多少钱 列宁是遇刺还是自残
  • 读书抗日战争中国十大汉奸最终下场(组图)
  • 教育海外工作三五年后现优势 国内起薪达22万
  • 育儿女子带双胞胎女儿跳楼致两死(图)
  • 健康速成肉含激素? 身边都有哪些激素毁健康
  • 女性秋冬天鹅绒复古风 7款冬季暖香推荐
  • 尚品鲍鱼的舌尖诱惑 最后一瓶拉菲6升装亮相
  • 星座测试你熟女吗 漫画:12星座御姐控
  • 收藏铁扇公主雕塑遭尴尬袭胸 露出了谁的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