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市消协警示购物返利涉嫌非法集资传销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6日 02:09  新京报微博

  “购物返利”是指厂家或供货商为刺激销售,提高经销商销售积极性而采取的一种商业操作模式,一般是要求经销商或代理商在一定市场、一定时间范围内达到指定的销售额基础上给予多少个百分点的奖励。从去年开始“购物返利”模式兴起,各种返利网站遍地开花,但今年4月以来,太平洋直购网、福建百分百返利网、温州百业联盟、万家购物等大型购物返利网站先后被查处或倒闭,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新京报讯 (记者廖爱玲)“你消费、我返钱、零成本购物”、“消费多少返多少”……这种看起来很诱人的“购物返利”模式正在兴起。

  15日,北京市消协发布警示指出,“购物返利”存在虚假返利、虚假宣传、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不可控、维权难度大这5大风险,“零成本购物”是噱头,消费者最好远离“购物返利”。

  不卖商品靠下线赚钱

  市消协相关负责人昨天介绍,一些网站直接以“百分百返利”、“零成本购物”为噱头,大量吸引会员和加盟商,收取手续费后卷款出逃,或不卖商品,靠发展下线赚钱。一些联盟商家诱导消费者做假单套取返利,不买商品一样参与返利。

  对于这些现象,市消协近日联合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等专门举行研讨会,专家指出“购物返利”模式存在5大风险,即虚假返利、虚假宣传、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不可控、维权难度大。

  靠作假账诱导消费者

  市消协认为,“购物返利”模式涉嫌违法传销或非法集资,利润看似诱人,风险隐患不言而喻。一些加盟商诱导消费者为获得高额返利,完全没有购物却以做假账形式来参与返利。而为增加营业额和扩大规模,返利网站甚至故意纵容。

  “零成本购物”乃陷阱

  市消协为此提醒指出,在面对“购物满500返500,满1000返1000”、“多买多返,红利不断”、“零成本购物”宣传时,消费者应理性判断,商家是以盈利为目的,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后都是百分之百地返回,任何商家都不会做这种赔本的买卖。

  市消协同时建议远离“购物返利”,倡导“明码实价”。消费者遇到购物返利侵权行为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各种消费凭据,如发票、网络订单、网络聊天记录等。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日本将暂时召驻华大使回国汇报中国情况
  • 体育NBA-尼克斯交易林书豪赴火箭几成定局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鸿道撤销裁决申请被驳回 王老吉终归广药
  • 科技资本与创始人贴身肉搏:门口的野蛮人
  • 博客熊丙奇:玩招生花招只会加速高校的破产
  • 读书中印边境冲突内幕:毛泽东豪言"扫了它"
  • 教育深度观察:“在家上学”是叛离还是回归
  • 育儿微评:谁来保护被充气泵击穿的13岁少年
  • 健康独家解读:放射性钋中毒有哪些表现
  • 女性能为手机充电的大牌包 奢侈品网购的秘密
  • 尚品夏季腕表的保养方法 新加坡女皇园豪宅
  • 星座测你好运藏哪了 周刊:千钧一发的一周
  • 收藏唐代壁画:波点裙美人带宠物狗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