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楼市调控样本:扩大土地供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9日 15:28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哲 日前,上海发布了收购土地出让预申请公告,推出105幅共计超过500万平方米的土地。

  这是继响应中央对房产信贷收紧政策出台当地房贷细则后,上海的又一大动作。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抑制房价上涨方面,加大土地供应是更为市场化和长效的手段。

  不过,集中放出的巨量土地供应计划能否按时推出,地价将达到何等水平,是上海的调控手段能否获得成效的关键。

  供地潮初现

  4月23日,上海市规土局发布该市首批土地预申请公告。涉及商业和住宅用地共105幅,其中纯住宅用地为24幅,总出让面积达到505公顷。据统计,这105幅土地出让底价超过460亿元,仅竞拍保证金就达到23亿元。

  去年下半年,上海即尝试了土地预申请制度(俗称“勾地”),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规划投入在前,以让政府可以为一些重要地块选择实力雄厚的开发商。迄今为止,上海运用新制度拍出了三块大型土地。

  事实上,此轮集中供地,仅是上海今年供地计划的一部分。

  本月初,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公布了2010年上海住房供地计划,今年计划供地1100公顷,比去年增加35公顷。其中新增用地和存量用地各占一半。

  按照此前国土资源部的要求,2010年上海住房供地计划中,纯商业的70%为三类“保障用地”。

  加大土地供应量在调控房地市场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显然已经在上海房地部门内部达成了共识。

  更市场的调控?

  事实上,上海今年以来几番集中推地,让人们对供求不平衡被改变的期望,看到些许曙光。但此番的推出百余幅勾地,最终能达成何等效果受到市场关注。

  按照预申请制度的规定,出让人可以要求提前终止地块的预申请程序。“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通过试探地块行情后,再决定是否要推出地块。”一位易居分析师称。

  然而,房市目前的“混沌”状态,可能影响到开发商拿地的心态。基于上述的制度设计,勾地很大程度上规避了流拍的风险,也给这些土地能否真正进入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业内人士认为,从这一角度看,大幅供地的成效还有待观察。

  前述业内专家分析,此次预申请公告中涉及105幅商、住地块,虽然不可能马上推向市场,但对市场发出的“有序供应”信号相当明显。“政府想让市场看到,上海土地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并非如市场预计的那么严峻。”

  新推出土地的价格,也将成为影响后面楼市水平的重要因素,从目前105幅土地公布的起始价看,其效果还有待观察。与上一轮调控不同,目前开发商手上现金流充裕,这让土地价格实现调整还需一个过程。”前述分析人士称。

  而在加快存量用地开发方面,上海也在按照国土部的相关要求,对开发商囤地、捂盘的现象进行了打击。该市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8个闲置地块,已经通过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公布了处置意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