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平谷医改背后:公费医疗支出增速失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7日 07:21  新京报

  2.16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纳入基本医保;此前几年相关财政支出年增20%,相关负责人坦言“被逼”改革

  ■ 关注焦点

  4月1日,平谷区2.16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整体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这意味着,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延续50余年的公费医疗,在平谷正式废止。

  此项改革,有人为“展现公平”而叫好,也有人为“不太彻底”而质疑。平谷区相关人士坦言,除了公费医疗自身的弊端须变革之外,日益增长的财政支出,也“逼”出了这次改革。

  而作为北京的试点,无疑,此次改革,相对于总计有100万公费医疗者的北京,将有着更大的意义。

  6月12日,刘忠一字一字修改着发给62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一封信。

  信中用简单的问答形式告诉这些退休人员,“公费本”变为“医保本”后,如何选择医院,如何看病拿药,如何报销费用。

  “尽量避免差错,好事要办好。”这位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局长说,作为北京市首个公费医疗改革的试点区,改革涉及2.16万余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每一项工作要做细做到位。

  4月1日,平谷区正式将2.16万余人的公费医疗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延续50余年的该区公费医疗,自此宣告“再见”。

  “改革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士认为,这才是改革试点的意义。

  弊端

  门诊费不能报销、定点医院少成为众矢之的。

  此次改革之前,平谷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公费医疗经历过几次变动,“小改一直在进行,但总不能尽如人意。”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人员说。

  现行公费医疗执行的是2004年区政府《关于完善公费医疗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医疗经费由政府统一发放,包干形式管理,在职人员每年每人350元,退休人员600元。

  各单位将这笔钱一次性发到每个人手里,门诊费不报销,在指定医院住院治疗超过1300元,享受90%—95%的报销。

  在平谷区内,公费医疗的定点医院是平谷区人民医院、平谷中医院,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按照区域划分,只能选择其中一家作为就医报销医院。

  较低的公费医疗水平,一直受到平谷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抱怨,而门诊费不能报销、定点医院少成为众矢之的。

  另一方面,一些定点医院也对公费医疗颇有微词。

  “公费医疗下,医院的隐性亏损一直在增加。”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长青说,在公费医疗下,平谷区定点医院隐性亏损每年在500万左右。

  平谷中医院院长见国繁称,公费医疗下的报销是财政承担80%,医院承担20%,“公费报销越多,医院垫付的越多”。这几年,该中医院累计垫付200多万,“已经有点儿不堪重负了。”

  此外,公费医疗制度下,出现了部分“一人公费全家揩油”的情况,刘长青坦言,的确有失公平,在社会上影响很不好。

  与抱怨相伴的,是公费医疗财政支出的增加,“这部分财政支出,决算总高出预算一大块。”刘长青说,近几年来,每年大约以20%的速度在增长。

  2008年,平谷区公费医疗财政支出预算为3200万元,实际财政支出4300万。

  失控

  公费医疗财政支出,每年20%的增速有些失控。

  “说实话,这次改革某种意义上是被逼的。”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人士坦言。

  按照原来的计划,2009年,平谷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门诊包干将提高到“600元和1000元”,公费医疗的财政支出预算达到5200万。

  刘忠称,单靠财政的增加不能根本解决各种矛盾,更让他们担心的是“公费医疗财政支出,每年20%的增速有些失控。”

  刘忠称,增加财政支出并不能解决门诊报销,“350元和600元”的门诊费包干,本身就存在平均分配和资金浪费弊端。在门诊不能报销,住院费报销额度高的情况下,不少人本不需要住院治疗的,却长期占用着床位和病房,造成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同时,“一人公费全家揩油”的情况更是公费医疗难以制约的。

  2009年年初,平谷区两会上,关于改革公费医疗的提案和议案,再次摆在政府面前。

  此时,国家医改已是大势所趋,北京市也在推进公费医疗改革。刘忠称,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开会研究后决定,“要改就彻底改”。平谷区决定将公费医疗取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刘长青承认,平谷区公费医疗标准低是该区医改顺利进行的客观原因。在医院的范围、报销比例、周期等方面,医保比公费医疗都有明显的改善,并且解决了门诊报销的问题。

  “区领导支持,要改就早改,改彻底。”刘长青称。

  改革

  从长久来看,应该对财政是有利的。

  今年3月,平谷区向北京市申请试点改革,获批首个医改试点。

  刘长青称,平谷辖区内有区属、市属机关事业单位,还有中央驻京单位,涉及公费医疗标准不同,复杂的情况给医改带来一定的困难。

  最终,平谷将公费医疗由区财政支出的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涉及180多个单位的2.16万余人。刘长青称,其中还包括国税局等中央机关,但工商、审计等市属单位未在其中。

  2.16万余人将不再享受公费医疗,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大额医疗互助金和公务员医疗补助。

  根据财政预算,平谷区今年为推行此次改革,财政将支出6800万,其中包括一次性“注入”医保基金5600万,这笔费用是平谷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工资总额(5.6亿)的10%,相当于基本医保规定中,单位应代缴的部分。

  对此,刘长青表示,平谷区近几年公费医疗经费的增幅至少为20%,而且很难控制。按照这一速度,3年将超过6800万。而基本医疗主要受工资增长的影响,增幅每年约为5%。医疗改革,“从长久来看,应该对财政是有利的。”

  对于参保人员个人而言,此次改革,除了门诊超额部分能够报销以及住院报销比例有所增加外,最大的变化在于,“更方便了。”

  刘长青说,原来平谷的公费医疗报销医院只有2家,而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后,报销医院扩大到全市的192家。同时,公费医疗一部分是自己先花钱再报销,而医保是直接扣除应报销的,看病只需交自费的部分。

  平谷区区长邱水平,户口在海淀,家住朝阳,在平谷工作,此次医改中带头加入基本医疗保险。这以后,他看病不用局限在平谷的某家定点医院,在住址附近的参保医院即可看病、报销。

  阻力

  公费医疗自己不掏钱,而医保自己需要交钱。

  此次改革,也遇到了些许阻力。

  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员透露,虽然基本医保较原来的公费医疗有改善,但一部分人固执地认为,“公费医疗自己不掏钱,而医保自己需要交钱,自己掏钱就不愿意。”

  该区一名教师就是不同意取消公费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员了解后发现是认识上有误区,“掰开揉碎了来解释”,最终这名教师还是同意了。

  平谷区某单位的一名转业干部坚持认为“我是国家干部,就应该与社会人员不一样,公费医疗不能取消。”

  刘长青称,“公费医疗代表特权与身份”这是不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想法,但基本医保取代公费医疗是大势所趋。

  为让每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能清楚改革带来的好处,平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员制作宣传册、光盘等资料发放,还到涉及到的每个单位去宣讲。

  今年4月1日,平谷区正式废止2.16万余人的公费医疗。目前,“公费本”已换成“医保本”,不少参保人员开始报销。

  “平谷区改革阻力比较小。”北京市人保部门一名负责人坦言,由于平谷区原公费医疗水平较低,改革非常顺利,从3月开始筹备,两个月时间便和基本医保制度并轨。但在其他区县,这项工作可能不会如此顺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