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出台 > 正文
中共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 深圳市体制改革办公室
好雨知时节。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深圳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于2009年5月6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事业的热情关心与大力支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把握全局、应对挑战、谋求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深圳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现将方案出台的背景、意义、内容架构和主要亮点进行重点解读。
一、《总体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深圳的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擦亮特区招牌,如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如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如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是每一个特区建设者都在深深思考的问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编制出台,深圳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就应运而生了。
(一)《总体方案》的出台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对深圳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殷切期望。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中央和省委一直给予了巨大关怀和悉心指导,对深圳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深圳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及时作出重要指示,指明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大后,深圳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更好发挥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深圳多次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特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发挥“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走在前面,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温家宝总理强调“深圳特区是全国的一面旗帜”,要求特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这些都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始终“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深圳的发展。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多次到深圳视察指导工作。在全省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汪洋书记要求深圳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率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最近,汪洋书记在珠三角现场会提出“向深圳学习”,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深圳的最高褒奖。
《总体方案》的出台,又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深圳的改革发展十分关心,寄予厚望,这些殷切期望和巨大鼓舞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总体方案》的出台体现了深圳新时期继续担当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历史使命。
经济特区从诞生之日起,一直肩负着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崇高历史使命。29年来,深圳始终牢记中央创办特区的战略意图,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今天的深圳已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经济繁荣昌盛、社会充满活力、城市功能完备的特大城市。2008年,全市GDP达7806.54亿元、人均GDP达8.98万元,分别比1979年增长了3974倍和148倍,GDP和人均GDP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一位;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累计上缴中央财政的税收达10367亿元;外贸出口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深圳对口扶贫支出累计超过100亿元,仅2008年就达到17.3亿元。最近三年,深圳在两岸四地200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都仅次于香港居第二位。较好地发挥了“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的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新鲜经验。
在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时代呼唤敢于担当历史重任、勇于改革创新的开路先锋,率先为全国探索科学发展新路。作为发展最好的深圳经济特区,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继续担当起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时代再次选择了深圳。随着《纲要》的正式颁布,深圳又一次肩负起新一轮改革发展探路先锋的光荣使命。
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总体方案》既与过去深圳的使命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深圳在新的发展时期继续高扬特区的旗帜,擦亮特区的招牌,为全国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总体方案》的出台表明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严峻挑战谋求科学发展的坚强决心。
改革开放风雨兼程。回顾深圳走过的创业道路,特区事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深圳也曾经历过各种巨大风险和危机的挑战,但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困难和风险的挑战,都成为特区加快发展转型、推动改革创新、实现自我超越的重大契机。
当前,深圳的改革发展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显现,深圳面临着发达国家整体竞争力优势的压力,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不利影响。从国内看,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全国各地竞相发展,深圳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从自身看,经过29年的高速发展,长期积累起来的土地空间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紧约束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直接影响深圳经济发展后劲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弊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已经显露,产业优化升级的任务十分繁重;与香港、新加坡、首尔等世界先进城市相比,我们在公共行政、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法制化水平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深港合作的空间还没有充分挖掘,深圳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的作用和在深莞惠一体化的核心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现实存在,为深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的发展思路,《总体方案》正是在这种迫切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
挑战和机遇并存。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危”中寻“机”。在《纲要》的编制过程中,深圳市主要领导多次与国家发改委和其他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支持,要求进一步发挥深圳在珠三角新一轮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因此,《纲要》专门增加了“充分发挥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先行作用”章节,首次明确深圳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制定《总体方案》的过程中,市委书记刘玉浦和市长许宗衡亲自指导起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总体方案》顺利出台。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推动特区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魄力勇气和坚强决心。
总之,《总体方案》的批准实施,有利于深圳创新体制机制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有利于深圳率先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深圳增强辐射能力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有利于推进粤港澳合作和促进“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落实。
二、《总体方案》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总体方案》的基本框架由总体要求、主体内容、组织实施三大板块八大部分构成。其中,主体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总体方案》涵盖领域广,涉及内容多,强调了综合性、配套性和系统性。在总体安排上,既整体谋划又突出重点,既创新突破又力求规范,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总体上看,《总体方案》通篇突出了四个特点:一是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新时期对深圳的期望;二是反映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基本思路;三是明确了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四是提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
(一)总体要求: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改革的基本思路。
《纲要》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了深圳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从国家发展层面提出了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一区四市”的定位。为贯彻落实《纲要》,《总体方案》开宗明义,在总体要求部分提出了综合配套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和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综合配套改革的指导思想着重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综合配套改革的理论指导。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综合配套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坚持自主创新、科学发展,坚持整体规划、重点突破。
目标定位。《总体方案》提出了“争当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领先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法治建设的模范区,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目标定位,明确了新时期深圳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目标和新任务。过去,深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定位和目标,1990年提出综合性经济特区和外向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定位,1995年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定位,2000年提出了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城市、世界园林式花园式城市、社会主义法制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的定位,2005年又提出了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这次提出的目标定位,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深圳的定位既一脉相承,又有了新的要求,充分体现出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深圳寄予的新期望。
基本思路。《总体方案》提出综合配套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过去已进行的改革要深化,当前中央已作出部署的改革要率先,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改革要探索。按照国家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做到“四个先行先试”。其实质就是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大胆试验。
(二)主体内容:提出六个方面的改革重点、改革任务和改革举措。
第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总体方案》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目标是要率先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这次为什么如此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把它作为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呢?因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深圳进一步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在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中央对此要求十分明确。从深圳的情况看,尽管先后经过七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四轮审批制度改革,在减少审批事项、建立行政问责制等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面,但与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机构设置不够合理、行政效率不够高、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了其他方面的改革。只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改革。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这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的坚定信心。
第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29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但离科学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仍不完全适应,体制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仍不完全适应,对内对外开放的状况与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仍不完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总体方案》在进一步完善要素配置,深化财税、投融资、土地管理、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以及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推进企业改革等7个方面,提出了捆绑式和组合式的改革举措,目的在于进一步消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保持深圳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积极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重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社会管理等改革,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重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治安、劳动就业、住房、入学、就医和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映了社会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总体方案》提出,要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加快建设和谐社会,并从多个领域推出改善民生的举措,旨在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社会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着重强调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提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软肋和致命弱点就是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经验表明,自主创新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如何,经济发展后劲足不足,首先就看自主创新能力。过去深圳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增强深圳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高端战略基地,《总体方案》从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促进国家与地方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完善创新服务体制、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以及深化适应产权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为自主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第五,“以深港紧密合作为重点,全面创新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总体方案》提出以加强深港合作为重点,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深圳要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追赶国际一流城市,进一步加强深港紧密合作非常关键。香港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社会治安、法律制度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在新形势下,推进深港紧密合作,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塑珠三角经济圈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探索新一轮对外开放模式,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内在要求。当前,深港紧密合作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总体方案》不仅提出在金融、深港创新圈、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等方面推进合作的重大举措,而且强调要加强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多层次、宽领域的紧密合作。
第六,“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主要提出了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目标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重大部分提出来,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与自然的良性发展。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高度工业化后的环境回归,比如北欧、日本,一方面工业高度发达,环境又得到了有效保护。目前深圳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日益严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因此,经济发展起来的深圳,应当自觉地对子孙后代负责,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总体方案》从建立环境资源的综合管理机制、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经济增长的生态发展模式、建立多元化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等方面予以政策保障。
(三)组织实施:强调方案实施的组织保障。
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总体方案》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推进,依法规范实施的要求。当前,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体方案》精神实质,抓紧制定中远期行动纲领和近期实施计划,分解目标、明确进度、落实责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灵活务实,用足政策,确保总体方案的稳步实施和扎实有效地推进。
三、《总体方案》的主要亮点
《总体方案》在改革思路、改革内容和改革举措上有新意有突破,一些内容令人耳目一新。纵观全篇,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 目标定位
——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就是要求深圳在科学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的模式、科学发展的路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建立起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发展方式的真转真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大幅提高,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特区内外发展相协调,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就是要求深圳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以敢为人先、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争当引领体制创新的先锋,攻坚克难,率先取得突破,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引航。
——自主创新的领先区。就是要求深圳全面探索自主创新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新路径和新方法。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努力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产品和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尽快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资源自由流动、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中更好的发挥先锋作用。
——现代产业的集聚区。就是要求深圳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率先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2008年9月,深圳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目标,围绕发展主体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高端服务业、基础产业四个方面,通过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基金大厦等一批金融项目、全面推进企业总部落地工程、整合招商引资资源等,形成高端产业簇群,努力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
——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就是要充分发挥深圳毗邻港澳以及与港澳经贸联系紧密等优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以“全面合作、互利多赢”为原则,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促进深港澳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促进两地创新资源整合,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跨境区域创新体系及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地创新深港澳合作方式和机制;积极推进深港在科技、教育、文化、环保、卫生防疫、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发挥深港合作在粤港澳合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法治建设的模范区。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着力构建法治政府。2008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实现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的法治政府建设目标。通过不懈努力,率先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环境,达到国际先进城市的法治水平。
——全国经济中心城市。2000年深圳市第三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这一目标,到《纲要》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将深圳定位为经济中心城市,历时8年之久。这一定位就是要求深圳全面提升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成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交流的关键节点,成为珠三角和全国重要的发展龙头和动力源。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不仅是对深圳多年来经济发展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深圳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龙头地位的一种认定,同时也是对深圳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继续发挥引擎作用的期盼。
——国家创新型城市。就是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深圳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夯实创新基础,完善政策环境,增强创新能力,将深圳建设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通过《总体方案》的实施,积极促进技术和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不断强化深圳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国际化城市。就是要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在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自主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法治水平、文化软实力、生态建设等方面向国际惯例接近和国际先进城市看齐,努力建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这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深圳的发展目标的新定位,涵盖了过去所有的内容和要求,包含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要求。
亮点二 “四个先行先试”
一是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即对国家已经明确的改革,深圳要大胆探索,率先突破,有的改革要比全国提前实现预期目标。比如,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总体方案》提出要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探索城市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建成人民满意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二是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即对符合未来改革方向,国家需要试点探索的重大制度,深圳要积极争取、支持配合国家层面上的试点工作,为国家进一步制定改革措施提供参考。
三是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深圳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在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率先一步,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四是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深圳要抓住粤港澳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内地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的重大契机,在重要的经贸合作事项上先行一步,探索深港合作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机制,为加强内地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提供示范借鉴。
亮点三 “三个率先”
——率先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导向,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为理念,将公共服务职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逐步使公共服务成为其主要职能,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根据这一要求,政府必须更加突出公共服务部门的地位,逐渐提高财政支出中的公共服务占比;行政运行更加民主、规范和高效,最终形成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2020年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深圳提出在2015年率先实现这一目标,比全国提前5年。
——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经济转变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去,深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方面领全国之先,今后,我们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责无旁贷,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探索,力争在全国率先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我国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做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决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涉及义务教育、医疗、住房、治安、社保、环保、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内涵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有选择权。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发展迅速,目前已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仍存在着特区内外区域、不同人口群体之间的不均等,以及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居民期望仍有一定差距等主要问题。主要原因是特区内外的二元结构和独特的人口结构所致。深圳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加快发展,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资金投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着力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特区内外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依靠制度规范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做好这些工作,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亮点四 “两个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
——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深圳作为全国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之一,既有金融改革创新的良好基础,也有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总体方案》提出要“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主要包括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努力巩固主板市场、发展壮大中小企业板市场、全力支持中国证监会在深圳设立创业板市场和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探索发行市政债券;支持基金业务创新、完善基金产品结构;支持发展风险投资市场、鼓励风险创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行投资。我们要通过贯彻实施《总体方案》,争取国家支持在深圳开展“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争取中国银监会、证监会批准深圳作为银行业、证券业创新发展试验区等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综合试点,推动深圳金融制度改革创新,加快金融业发展,进一步强化深圳区域金融中心地位。
——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这既是深圳贯彻落实《纲要》的重大举措,也是在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建立健全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多层次教育体系,2004年成为全省第一个教育强市。因此,深圳有条件有基础率先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目前,重点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并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衔接的有效机制,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探索经验。尤其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大学办学经验和模式,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通过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努力把深圳大学做大做强,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大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前夕,深圳再次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前进号角。大鹏展翅,勇往直前,在《总体方案》这一强大引擎的助推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以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英勇气概,在走出一条新路的历史征程中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