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医院变公益:医生收入能否持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8日 15:24  金羊网-羊城晚报

  央视:医生收入包括“透明收入”和“不透明收入”

  高强:不合法收入不能保障

  ■有的地方政府对医疗机构实行“断奶”,切断了拨款来源,完全靠他们自己通过医疗服务去创收,怎能保障公益性呢?

  ■医院的收入应纳入预算管理,正常情况下,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这笔钱要上交,如果收入小于支出,政府应该补贴,这样做虽然可能增加一些政府支出,但可以有效遏制医疗机构的创收倾向

  ■如果今后降低了大医院的收费标准,而社区卫生又不能发展起来,群众到大医院去的就会更多,可能到大医院看病就会更难

  本报讯  新医改方案终于出台。昨晚,全程参与医改政策制订的卫生部原部长高强,接受央视《新闻会客厅》专访,他直言:医院实现公益性,三年仅是个试点,2020年后才能检验其真实成果。

  谈及“新医改方案被称作‘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高强首先指出,医疗卫生改革不是一项新的工作,也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它已进行了多年,过去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有明显的不足,这次改革是在新的层次和新的高度上,明确地提出新医改的目标、方向、任务和政策措施。

  “国家没钱承担医疗”是误解

  高强:医保资金越来越多,最终成为医疗机构收入来源

  主持人:新方案体现了哪些观念上的变化和进步?

  高强: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从关注医疗体制本身的发展,转变到关心全社会,关心人民的利益和健康。我觉得过去的改革最大的不足在于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创收的机制,导致公益性质淡化。

  医疗卫生应该是最体现社会公平的公益性事业。但是,维护公益性也不是自然而然就产生的,它需要一定的条件。

  第一,国家应该明确医疗卫生机构是社会公益性机构,它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责。

  第二,政府应该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的人员经费和建设经费,不能让医生通过医疗服务赚钱来筹措他的工资和医院的建设。有的人说这做不到,因为国家没有这么多钱来承担这些经费。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误解,让政府保障医疗卫生的经费并不是说这些钱全部都让政府来拿。因为随着我们最近几年社会医疗卫生保障的不断发展,医疗保险资金越来越多,这些钱最终都是用于患者看病的,也都最终会成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来源。

  问题在于,这些收入不能全部由医疗机构来支配,它应该纳入政府的预算管理,由政府来确定你这个医疗卫生机构应该要收入多少钱,应该支出多少钱。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你的收入大于你的支出,这笔钱要上交。如果收入小于支出,政府应该对它补贴。这样做虽然可能要增加一些政府支出,但可以有效地遏制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收倾向,有效地保护群众的利益。

  第三,卫生部门应该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第四,就是加强监督。

  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前几年有些改革中,有的地方政府对医疗机构实行了“断奶”的政策,切断了拨款的来源,完全靠他们自己通过医疗服务去创收来维持运行,怎么能够保障公益性呢?

  大医院“降低收费”会否更挤

  高强坦承这是一个矛盾,“公益性”三年探索仅是试点

  主持人:现在离具备这几个条件,还有多大距离?

  高强:现在距离还很大。因为解决这些问题要靠严格地落实这次医疗改革的一些政策、措施、规定。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政府支付的一些经费,政府要承担责任。需要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责任,这些机构要承担起他们的责任。

  高强:这次医改意见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从现在到2020年的长期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比较规范的、科学的、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还有一个就是近三年的实施方

  案,从现在到2011年,规定了这三年内的一些目标、任务、措施,集中解决一些突出的问题。

  高强:从医院来讲,(建立公益性质)三年仅是试点,摸索公立医院的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因为医院的改革比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要复杂得多,既要维护它的公益性,还要调动它的积极性。比如说现在到大医院看病,价格是比较高的,群众花费也很多的,但是大家还都要到大医院去,因为大医院的水平高。如果今后降低了大医院的收费标准,而社区卫生又不能发展起来,群众到大医院去的就会更多,可能到大医院看病就会更难,这就是一个矛盾。

  别让医生“整天考虑收入问题”

  高强:要制订医卫人员绩效评价体系,按绩效确定收入

  主持人:这是一对能够解决的矛盾吗?

  高强:因为广大的医疗卫生人员毕竟是医改的主力军,所以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必须要给予保护。问题在于保护积极性不能和维护公益性相背离,而必须和公益性相一致。能不能解决呢?我觉得能解决。在过去的医改中,有些地方为了调动积极性,采取了一种收入分成的办法,就是这个医生开的药越多,他收的费越高,他个人的收入就越高。这种调动积极性我认为不是真正的调动积极性,它是调动了创收的积极性,但是没有调动增加服务和改善服务的积极性。

  所以今后调动积极性靠什么?靠多劳多得,靠优劳优得。就是说,我们要制订一个能够有效考核医疗卫生人员绩效的评价体系,要制订若干个指标,能落实到每一个医疗卫生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按照他的绩效来确定他的收入。这就需要打破大锅饭,这就需要适当地来开收入差距,这就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医生的薪资水平都不高,他的薪资另外一块补充,包括了提成等等,如果要维持医生的积极性,至少要让他的收入在改革前后是持平的,“公益性”了以后能持平吗?包括透明的收入、包括不透明的收入。

  高强: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对医生的合法收入、合理收入应该保障,不能通过医疗卫生改革而降低、减少这些医生合理合法的收入。第二,有一些收入是不合法的,也是我们历来所禁止的,对这样的收入不能保障。所以对这个问题要进行一个分析,不能笼统地讲保护既得利益。我们鼓励医生通过劳动获得合理合法的收入,而不能保护那种非法所得。

  高强: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医务人员的工资标准。我们的医生不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标准去比,但是医生确实付出的劳动很多,风险也很大,工作条件有些也很艰苦,这样的医生应该得到合理的报酬。不要叫医生去整天考虑自己的收入问题,整天考虑通过服务去增加自己的收入。医生考虑的是治病救人,他全部的精力都应该用于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改善服务。

  医改“说到底是利益关系”

  若解决好医卫人员和群众的利益冲突,医改成功希望很大

  主持人:新医改在实施中会碰到哪些困难?

  高强:医疗卫生改革涉及到13亿人的切身利益,既涉及到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医疗卫生人员和广大群众的关系,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关系,处理不好这个利益关系,医改就很难取得实际的成效。如果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寻找一个比较有效的、妥当的办法,解决好现在医疗卫生人员和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我觉得这次医改成功的希望就很大。现在的体制,医生的靠看病来挣钱,医生要想增加收入,群众就得增加负担。反过来说,如果减轻群众负担,医生就得减少收入,这实际上是把医生和群众处于一个利益对立面。

  主持人:必须让这两者脱钩才行。

  高强:完全要脱钩。就是医院的收入和医生的个人收入没有关系,但是医生的个人收入和他的服务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们以后衡量医生的服务绩效,更多的要靠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的满意度、他的技术水平等等,而不靠他看一次病能收多少钱,这是一个根本的转变。

  当卫生部长七年“感到内疚”

  “虽然采取了一些办法,但群众关心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

  主持人:您在卫生部工作了七个年头,听到大家提到医疗,对您的触动是什么?

  高强:我感到内疚。虽然我长期在思考这个问题,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坦率地说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群众关心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哪一个角度的,都存在看病就医的困难。所以我是特别希望这次医疗卫生改革能够认真得到落实。

  医改方案明确———

  有条件医院试点“超收上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在“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部分提到: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整理:张小磊 黄杰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