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粤版医改方案年内出台 20%公立医院将改制重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8日 07:18  新快报

  卫生厅长姚志彬称,拿出20%的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不会影响卫生服务“公益性”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杨李斯璐实习生谢源源

  ■统筹:新快报记者林靖峻

  昨日,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内会出台广东关于贯彻落实新医改方案的具体措施。

  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昨日对《实施方案》给予很高评价。他指出,新医改方案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规定医改具体要走哪条路,给了各地很多自我探索的空间,但大方向就是要缓解老百姓“看病贵”,并且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定位为“公共产品”。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入,老百姓看病“报销”比例会大幅度提高。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基地,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我们应该在卫生医疗改革方面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我们下一步要在指导意见的精神下来后,制定广东省的医改方案,年内肯定能出台,不能让老百姓期待太久。”姚志彬说。

  姚志彬认为,广东民营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大部分都是好的,而且医疗价格水平不会比大医院贵。目前广东有90%以上的医院都是“公立”,拿出10%,甚至20%进行改制重组,不会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造成影响,而且“多元化”的“竞争”存在,只会使医院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好。

  对于《意见》鼓励有能力的医生个体行医,姚志彬表示,将会对医生个体行医作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医生开诊所必须经过单位同意,大医院的医生到欠发达地方开诊所,不仅有利于提高当地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而且可以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用的医疗卫生人才。

  四大焦点观点对对碰

  增设药事服务费到底是让市民看病更贵还是更便宜?公立医院转成民营医院是否会违背医改的公益性?……昨日《实施方案》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市民与专家观点激烈碰撞。

  1

  增设药事服务费——看病费涨VS降

  涨

  市民张晓鑫小姐认为,增设药事服务费以及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的措施,可能导致看病更贵。“除非药事服务费可以全额报销,升高的技术服务费也可以提高报销比例。”

  降

  广州某三甲医院医生表示,增设药事服务费的前提是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这样一来市民的药费就大大降低了。而且针对“拆西墙补东墙”的担忧,他表示,已明确将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因此不会增加患者负担。

  2

  社会托管门诊药房——冲击大VS不影响

  冲击大

  广州某三甲医院的医生表示,如果像媒体报道的那样由社会托管门诊药房,使得医院没有了15%药品加成来源,将导致医院年亏损800万—1000万元。

  不影响

  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表示,这要看如何理解《实施方案》“逐步取消药品加成”里的“逐步”。“如果是采取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地取消,那如果先是一年取消10%的药品加成,那也就是少了80万元,医院不会很难受,也可以很好运营。”姚志彬说。

  3

  公立医院转为民营——公益性VS逐利性

  逐利性

  市民卢小姐认为,市民都喜欢挤去公立医院看病,每次排队时间都很长。现在还要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民营医院,那岂不是看病更难更贵?怎么体现医改的公益性?

  公益性

  姚志彬表示,一部分公立医院要改制,但比例不会很大。“我们现在公立医院是占到整个医疗资源90%以上,就算拿出10%、20%,也不会对公立医院的整体造成影响,而且还会使医疗生态系统更加多元化。”姚志彬说。

  4

  医保利益方可协商——实际VS虚无

  实际

  市民王先生认为,《实施方案》里提出“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定价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机制”这点非常好。“就好像听证制度一样,涉及到患者利益的,也应该让患者参与。”

  虚无

  钟南山院士曾表示让患者参与医药定价不切实际。“医药价格有它自己的规律,它的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是有规律的,而不是老百姓意见大的就降价,意见小的就加点价。”钟南山说。

  网民声音

  最关注公立医院改革

  新快报讯 《意见》的出台在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根据国内某门户网站昨天的调查,网民最关注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其次是基本药物定价,再次是医保覆盖群体。

  乡镇居民:入险当年无病是否亏了

  "每年自付200元入险,有病还可以用,无病200元是否白扔了?是不是真保险?"记者发现,此次积极发言的网友中多了很多来自乡镇地区。他们一方面对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大拍手掌,另一方面也对当年缴费后能否真正享受实惠产生担忧。此外,"保证乡村两级医务工作者的待遇"也是这类网民的呼吁。有网民直指,如果说要改变九亿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必需先解决600万"赤脚医生"的工资待遇问题,让村医吃上饭,才能避免出现以药养医局面,否则新医改方案又是个空架子。

  医护人员:希望与公务员待遇平衡

  "必须重视医疗卫生事业职工与公务员、教师的待遇平衡。"一位自称在广州某卫生院工作的网友表示,自己的工资尽管和普通学校教师差不多,但工作时间明显多出一截。比起教师、公务员稳定的假期,他感叹"入错行"。不在编的招聘制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也是医护界网友的关注点。网友萧十一郎表示,一些本科毕业生在省城三甲医院工作了几年还是没有公积金和住房补助。记者发现,很多人发誓"以后绝不让自己的子女学医"。

  新医改出台一波多折

  ●新医改最早于2006年9月冒出端倪。2007年10月,卫生部表示新方案有望年底出台。

  ●2008年10月14日,新医改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卫生部表示,新医改最快年底出台。

  ●2009年3月7日,全国政协会议上,陈竺爽快地用四个字回答医改新方案出台——“以日计算”。

  ●3月16日晚,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博客上透露“不出40小时就要诞生了”。但40小时过去,医改仍未露脸。

  ●3月19日,各大门户网站称“新医改方案今日公布”。但一小时后,所有报道突然消失。随后,卫生部公开辟谣。

  ●3月22日,有媒体再次称新医改会在3月23日出台。廖新波也说“第六感医改今日会出”,但方案再度“失约”。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