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云南丽江:走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康庄大道上(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17:23  《中国商界》杂志

  坚持发展生态农业

  丽江总体环境条件有利于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丽江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海拔高差达4000多米,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雨量丰沛,适合不同的动植物生长。全市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全球十大生物多样性特征地区之一,生物资源得天独厚,被称为“植物王国”、“药材之乡”。其中,药用植物约1800余种,观赏植物约1500余种。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山区农民脱贫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近年来,丽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和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三大经济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突出比较优势,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加快生态保护和综合开发,相继开展和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生物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创建园林城市等工作。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工作方针,在生态产业中,加快发展了特色经济林、中药材、食用菌和森林生态旅游等重点产业项目,全市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兴林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发展生态产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发展生态产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丽江面临的实际,符合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长远利益。就丽江的实际情况而言,推进生态产业建设发展,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既是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的优势所在,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是关键。一方面,丽江是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之一,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之一,丽江已经签署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丽江宣言》,对生态资源保护作出了庄严承诺,因此,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特别是野生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力度,努力构建科学高效的生态安全体系。另一方面,要在科学论证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来促进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生态资源大多是可再生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既能产生经济效益,也可调动各方面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二、处理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生态建设要兼顾经济效益,产业建设要重视生态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切实有效保护,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使保护工作更有效、更长久。这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统筹兼顾,在实际工作中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

  三、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关系。要建立起优质高效、竞争有力、充满活力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生态产业的多种功能和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根据丽江市的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林化及生物质能源产业,农、畜、药材等产业中具有较强生态和市场价值的动植物种养业及其加工业。从2008年到2012年,新发展各类生态产业原料基地340万多亩,总面积达到430万亩。今后五年力争以每年70万亩的速度推进,全市农民人均拥有经济林达到4亩左右。

  四、处理好深化改革与维护稳定的关系。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力量源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还山、还林、还权、还利于民。是为了把“穷山”变成“金山”、“银山”、“绿山”。我们加快生态产业基地建设,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使人民群众早日富起来。但是任何改革实质上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完善,涉及千家万户,情况复杂,矛盾较多,能否顺利推进这项改革,不仅关系农村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到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注意改革的程序和方式,依法依规操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妥善调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为生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建设生态产业基地是发展生态产业的基础,要建设好生态产业基地,必须要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依靠科技,尽快做大做强一批生态产业优势产区。要突出区域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要尽快向最适宜、适宜区域集中,充分挖掘资源潜力,不断提高生态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同时,还要以相关的工业企业为依托,充分借助企业已有的资金、品牌、信息、技术优势,把它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使之在发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同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催化的作用。

  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发展生态产业的龙头企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农民增收的推进器,也是农村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丽江市政府提出要围绕生态产业建设,抓紧建立一批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在产业升级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在基地建设中为农户服务的功能,促进农户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使家庭承包经营优越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鼓励以“龙头企业+基地+能人(产业大户)+农户”等各种方式,将农户零星的土地合理流转到产业大户手中,进行集中连片种植、科学规范管理,通过集中连片种植,形成布局区域化的优势产业带和生产基地,实现生态产业基地效益最大化。

  龙头企业与农民怎样实现双赢?这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尚待破解的一道难题。企业辛辛苦苦扶持农户发展特色种植,约定产品必须交售给公司,结果农民看到外地客商收购价高于公司给的价,便毁约卖了高价,弄得企业竹篮打水一场空。丽江山嵛菜龙头公司因此吃过大亏。有了前车之鉴,丽江的龙头企业开始在如何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上作文章。

  瓦莎毕公司吸取教训,总结出“公司+基地+种植大户+零散农户”的独特运作模式。公司只扶持种植大户,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承租的方式将农户零散土地连片开发,大户再返包给农户按规范种植管理,最后效益双方分成。这样一来,公司在资金扶持、技术服务上,可以集中力量,便于管理。大户在当地有权威、较守信誉,能保证原料供应,公司解除了后顾之忧。

  种青梅的农户最担心的是种出来卖不掉。得一公司与农民签订合同,保证优惠价提供优质照水梅,并为农户免费进行栽培、管理、采摘的全程科技培训,青梅果凭合同包收,价格随行就市,保底不封顶,最低保护价每千克1元。目前公司与4000个农户签订了合同。 青剌果产业则借鉴了美国、日本农产品专业协会的组织形式。公司牵头成立青剌果产业联合会,凡是自愿在荒山坡按科技规范种植40亩以上的农户,可申请加入成为会员。会员享受公司的全程技术服务,享受每亩补助20元苗木费,连续4年享受每亩7.2元管护费,会员的干果由公司按市场价收购,并提供最低保护价。特别吸引农民的是,公司税后利润的15%对会员实行二次分配。这样,公司与农民结成了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促进了科技措施服务和资金扶持到位,推进了产业的稳定发展,目前种植基地面积已达8万多亩,3年后发展到30万亩。青剌果适宜山区种植,固土作用明显,可提高森林覆盖率,生态效益显著,投入成本少,一次种植可受益60年。每亩最低收干果80千克,每千克收购价8元,一个农户种上10亩即可实现脱贫致富,贫困山区群众种植热情高涨。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正在给丽江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助推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