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业稳步发展 农民就业和持续增收的根本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13:37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邓慈常

  内容提要:

  ● 湖南是农业大省,农业经济比重大,农民多,推进新型工业化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没有广大农村和农业的工业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工业化。

  ● 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660家,比2004年增加1325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298家,过10亿元的14家,过30亿元的5家;有312家企业被评定为国家级或省级龙头企业。

  ● 如果全省农产品加工比重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产值可增加1000亿元以上;如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达到国内发达地区加工水平,产值可增加4000亿元以上。

  ● 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已获“中国驰名商标”的产品19件,获“中国名牌”的产品15件,获“湖南省著名商标”的产品291件,获“湖南省名牌”的产品288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省去年农产品共完成出口额14.1亿美元,增长7.6%,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出口额5.7亿美元,增长11.8%。

  编者按

  今天,本报以大量篇幅刊登省乡镇企业局局长、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邓慈常同志的调研文章。其理由大约如下:第一,湖南是农业大省,最大的省情是农业。第二,农业既是基础,又是命脉,更是战略,中央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足见其极端重要性。农业的情况不搞清楚,农业的问题不解决好,一切都是空谈。第三,湖南要实现科学跨越,当然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城市化。而加速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既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市化的关键步骤。更重要的是,只有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才能有效拉动和保证农业可持续稳步发展,保证农民充分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此乃实现科学跨越的基础、依托和根本目的。我们期望,今天刊登的文章及其相关信息,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的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要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必须立足湖南作为农业大省的实际,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充分就业和持续增收的根本出路来抓。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意义重大

  农业是安天下的基础产业,农民是富民目标的最大群体。特别是当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消费需求萎缩、农产品价格下行、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就业和增收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湖南要实现科学跨越,根本动力在新型工业化。但湖南又是农业大省,农业经济比重大,农民较多,推进新型工业化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没有广大农村和农业的工业化,全省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工业化。我省农产品资源较多,人力资源丰富,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可以把这两种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发展农品加工完全符合新型工业化所蕴含的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经济学中被定位为持续产业,具有承农启工的显著特点。尤其是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能够大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改变农业低效益、高风险的弱质产业属性。如粮食加工成米、面可增值20%以上,加工成有机酸、氨基酸可增值50%到100%;水产品加工成鱼糜制品,可增值一倍以上。永州地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利用红薯开发APG活性剂产品,一吨红薯的产值由400元增加到了3000多元。株洲金巢食品公司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高品质方便米粉,每斤大米可增值到24元。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最佳渠道。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而且这些企业大都办在农村,能吸纳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农民无需背井离乡就能实现就业增收。据统计,2008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安排农民就业达到102万人,约占在省内务工农民工的35%。同时,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下,2008年全省还有600多万农民参与到农产品基地建设、运输、营销等各个作业环节。受金融危机影响,我省返乡农民工有220万人,这部分农民工的就业很大程度上需要农产品加工企业来消化。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根本保障。农产品加工企业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广阔的市场,带动农民为销而产,不仅提高了初级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解决了农产品的卖难问题,而且可以带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可以将加工、流通等领域的利润返还给农民,避免了种养殖业内部增值空间狭小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近几年就是在金浩茶油等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常德、郴州、衡阳、永州等地区1000多万亩油茶卖难问题不仅得到了解决,而且油茶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富民产业。今年我省湘西地区发生柑橘卖难问题,橘农损失较大,根本原因还是缺少龙头企业的加工保障。据统计,2008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向农民工发放工资122.4亿元,人均工资达1.2万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7488元;全省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户户均增收1640元。

  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农业是我省大部分县(市、区)的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扬长避短,有效利用我省的优质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实践证明,近年来,县城经济发展快的县区,农产品加工业都比较发达。长沙市宁乡县2008年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12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0.9%,实现税收2.94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21%。邵阳市绥宁县、城步县2008年农产品加工企业上交税金分别达到5420万元、7850万元,占当地财政收入的比重都在35%以上。

  6、发展农产品加工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有效方式。我省人均耕地仅0.84亩,人均农业资源拥有量少成为农民增收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通过加速城镇化,为农民就业和转变为市民创造载体,为增加农民人均农业资源拥有量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的。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通过建设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就可以形成各类生产要素的聚合效应,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和交通、餐饮、社会服务等三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加快城镇人口聚集,为小城镇发展带来勃勃生机。长沙县 梨镇着力打造食品工业城,共发展食品加工企业8家,吸引就业2000多人,在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由以前的3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了8万多人。

  二、加速推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已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

  对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作出全面清晰的判断,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历经多年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一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全省注册登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6万家,主要涉及粮油、棉麻、果蔬、茶叶、生猪、水产品等20多个行业,基本上涵盖了全省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2008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比2004年增长1.1倍,年均增速20.4%;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成为全省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二是规模企业不断增多,龙头支撑作用开始凸现。十大标志性龙头企业加工规模迅速壮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大,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实现利润9.2亿元、上交税金7.2亿元、出口创汇1.08亿美元,分别占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27.7%、26.3%、33.3%和19%。

  三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目前,全省有51家龙头企业自主组建了研发中心。金健米业、隆平高科、洞庭水殖、泰格林纸业等企业启动了“博士后流动站”。省茶业公司、熙可食品、正虹科技、明园蜂业等7家企业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2004年以来,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共转化应用先进科研成果1687项,带动技改投入260亿元,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四是产业聚集不断推进,集群发展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园区和板块发展到61个,入园企业超过5700多家,销售收入和上交税金分别占全省乡镇企业总量的12%和17%。全省初步形成了生态优质大米、高支棉花、双低油菜、柑橘、优质绿茶、苎麻、外销生猪、淡水产品、肉牛(羊)等10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基地面积达到6500万亩,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到了70%。

  五是名牌产品不断涌现,市场销售领域得到拓展。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产品19件,获得“中国名牌”的产品15件,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的产品291件,获得“湖南省名牌”的产品288件。名牌产品的增多为拓展市场奠定了基础,湖南加工农产品已经销往全国所有省市,特别是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2008年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共完成出口额14.1亿美元,增长7.6%;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出口额5.7亿美元,增长11.8%。

  当前,加快推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着许多难得的发展条件和机遇。

  第一,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历史经验表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危机必将催促经济新政的出台,必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给优势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由财政货币紧缩,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效缓解农产品加工业融资难题;强农惠农政策对粮食、生猪、油料等主产区予以倾斜,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将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导致资金流、人才流加速,将为我省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带来更多机会。

  第二,有丰富的原料资源。我省素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水稻、生猪、茶叶、淡水产品等农产品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2970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的6%,其中稻谷产量居全国首位;出栏生猪8000多万头,约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11%,居全国第二位;优质水产品产量200多万吨,居全国第五位;茶叶、油料、棉花、蔬菜等农产品产量也都居全国前列,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第三,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我省紧邻粤港澳,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随着“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以及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的实施,我省可以优先承接沿海省份的产业转移,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提供先进理念、资金、项目和技术支持。同时,全省已基本形成覆盖面大、通达性强的立体交通网络,物流方便,信息灵敏,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

  第四,有强大的科技支撑。我省农业科研院所较多,食品工业教学、科研、开发技术力量雄厚。近几年,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48高新技术引进项目。省农科院拥有包括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内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4人。这些优势为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第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加工潜力来看,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大多在3-5∶1,我国为1:1,我省为0.7:1。如果全省农产品加工比重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产值可增加1000亿元以上;如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达到国内发达地区加工水平,产值可增加4000亿元以上。

  三、把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贯穿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始终

  推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必须着眼于惠农富民,把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贯穿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始终。

  1、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一是要壮大标志性企业。重点在粮食、生猪、柑橘、水产、茶叶、油料等已具备一定基础的主导产业上,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标志性企业。二是要加强行业整合。鼓励现有的优势企业盘活存量资本,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整合、兼并和收购,实现低成本扩张,形成大企业大品牌。三是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抓住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本加速向内地转移的机遇,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参与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建设,迅速提升龙头企业发展水平。四是要推进资本运营。积极抓好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些条件成熟的龙头企业推向证券市场,通过资本营运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2、通过建设高标准原料基地,增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的保障能力。一是要加速土地流转。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土地规模流转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村支两委的引导协调作用,不断探索实践各种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推进土地流转,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效应。二是要抓好标准化生产。引导、教育企业和农民树立“基地兴、企业兴、农民兴”的理念,认真实施国家和地方农业标准;引导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对基地建设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规范化管理,确保加工原料安全。三是要推广优良品种。建立一批优质种苗基地,提高良种覆盖率,从根本上提高加工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地和产品的知名度。四是要加强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安排农田水利、土地治理、交通电力、新技术推广、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要与农产品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支持基地建设的合力,不断提高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