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锡兰 ★陈文娟 苏邹滔子/河南报道
2008年12月28日,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广东古郡四会迎来了它2222周岁生日。作为庆典活动压轴戏的“2008中国(四会)柑桔玉器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为四会献上了一份份量十足“生日贺礼”——65宗投资项目,总额达105.13亿元。
始建于秦朝(公元前214年)的四会,地处珠三角核心区连接大西南的枢纽位置,是岭南最古老的建制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市15年来,四会市成为广东中西部地区吸纳珠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的热点区域,由传统农业大县逐步向新兴现代工业化城市迈进。
小柑桔成就“大产业”
四会种植柑桔的历史,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明朝时期,四会的柑桔还被列为朝廷贡品。“不过那时候,皇帝的青睐只是增加了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苦不堪言。而如今,四会平均每户农民可以在柑桔一项中增加1500元收入,柑桔实实在在成了农民的‘摇钱树’,也成了四会的富民产业、特色产业。”四会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邹卫无(打趣地)说。
四会市黄田镇的程三桂是当地人尽皆知的“种桔状元”。1993年程三桂到地豆镇投资种植沙糖桔,由刚开始承包13亩地发展到现在的43亩,共种下沙糖桔3500多棵,每年纯收入达三、四十万元。“以前我在四会下布畜牧场工作,一家人靠我几百元工资度日,生活很困难,是沙糖桔圆了我这个贫困户的致富梦。”程三桂感慨地对记者说。
在四会,像程三桂一样依靠种植沙糖桔富起来的农民还有数千户。
“自2000年来,四会柑桔种植以每年3~5万亩的速度快速增长,2002年突破10万亩大关,2008年达到24.5万亩,总产量36.6万吨,产值16.3亿元。”四会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曾泰介绍说。
产量如此之大,销售是否有保证呢?
“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四会市委、市政府就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柑桔节,同时还到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大都市召开推介会,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国际国内营销市场。”曾泰告诉记者,四会一直在积极打造柑桔交易中心,已建成了仓丰、黄田、大沙三个初具规模的柑桔专业批发市场,全国各地的柑桔经销商纷纷到四会采购,四会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桔柑交易集散地。
在全国最大柑桔集散地——四会仓丰市场,夹杂着各种口音的果商们大声讨价还价,一片繁忙。
“销售和去年差不多,但价格不行,去年这个时候每斤的价格能达到1.8~2元,但今年只能卖到每斤1~1.5元了,这样一来,利润比去年低得多了。”柑桔批发商李某“不愁销量愁价格”的苦恼,在仓丰果商中很具普遍性。
为了柑桔销售“突围”,四会最近频频出招:启动“千禧四会,吉祥之旅”,推出国内首条集摘柑桔、买玉器兼品地方美食于一体的旅游新路线;为打击假冒现象,本地沙糖桔统一张贴“四会沙糖桔”、“四会贡柑”两个“原产地证明商标”标志;在仓丰柑桔批发市场设立柑桔检疫服务部,加强检疫,确保消费者放心。
四会市委书记梁志强更是两度亲自带队进京推销柑桔,捧回了8万吨、3.2亿元的购货合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