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临着诸多挑战
2008年初,世界性的“粮荒”,一度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曾有报告指出,全球谷物存量只能满足60天的需求,粮食存量处于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亦称,粮价上涨已致使36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2008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出消息:200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570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长。
“我们的粮食生产压力其实也不小。”郭天财分析,我国年粮食需求增量目前约为80亿斤,需求的刚性增长已使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此外,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已较1996年减少1.2亿亩(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目前为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加之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尤为短缺,已严重制约粮食生产。
而事实上,河南的粮食生产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河南耕地面积人均只有1.2亩。”河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吴海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而且,河南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大多灌区是30、40年前修建的,标准低,老化严重,配套不全。至2007年底,河南旱涝保收田面积为5944万亩,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略多。2003年以来,每年因旱、涝灾害减产的粮食平均已达800万吨左右。
“加上近年来农资价格飞速上涨,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很大程度上‘吃掉’了中央惠农政策给予农民的补贴。”郭天财坦言,“河南省沁阳市有关部门对20户农民小麦种植情况调查后发现,种1亩小麦,扣除各种成本后净收益只有209.4元,仅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外出务工人员同期收入的1/30。”而且,大部分农民反映,农资价格上涨使他们失去了加大投入的信心,甚至放松了田间管理。
河南省有关部门的调查资料表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已使小麦的每亩综合生产成本增加了80元左右,玉米的每亩综合生产成本增加了90元。
“由于不少农民信奉‘庄稼活儿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以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仅留下老弱妇幼从事农业生产,使很多农业科技难以得到落实。”郭天财表示。
专家们认为,河南要实现“天下粮仓”的战略目标,应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与服务体系,鼓励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去赢得广大农民的效仿——河南中低产田目前尚有6000余万亩,蕴藏着近200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潜力巨大。
“天下粮仓”转向“国人厨房”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相关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粮食加工体系,使粮食通过加工增值30%左右,粮食深加工比例也将由目前的8%增加15%。
事实上,在粮食深加工方面,河南已堪称典范。统计资料显示,在国内市场上,每3.3袋方便面,就有1袋为“河南造”;每10个速冻水饺中,有5个出自河南;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90%来自河南……
“河南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及面制品、肉类和调味品生产基地,实现了由‘卖原料’向‘卖产品’、由‘天下粮仓’向‘国人厨房’的历史性转变。”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系主任樊明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跟农副产品是紧密结合的,仅思念食品每年就要消耗5万吨面粉、3万吨糯米粉、1万吨大米、4万吨肉类、5万吨蔬菜和0.3万吨的调味料等大量的农副产品。”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秦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感言,“农副产品转化为工业化食品,可以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
不过,《中国经济周刊》在采访中也发现,河南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加工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但在粮食精加工和提高附加值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较大差距。比如,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该省目前仅为40%~50%。
此外,该省在发展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快粮食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提高粮食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值、发展订单农业,避免农民生产粮食的盲目性和粮食销售的被动性,实现产需衔接,促进粮食产业化生产经营等方面,也尚需相关各方投入更多智慧与精力。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物资,事关民生和国家安全——这也是中央2007年对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由2005年的55亿元猛增至125亿元的一个解读……我相信,河南粮食生产的战略目标可以如期实现。”郭天财断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