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经济困境中突围 危机中奋起(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 11:50  深圳商报

  去年初,市委市政府就以在长期改革开放中练就的灵敏市场“嗅觉”,及早预见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趋于复杂,并准确判断出我们将面临比亚洲金融危机更加严峻的挑战,形成了全年抓经济工作的正确基调,对外向依存度高达300%的深圳来说,也取得了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宝贵先机。

  正因为有这样的敏锐“嗅觉”,去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经济运行调度会、重大项目协调会、与企业、行业协会调研座谈会等各种经济工作会议多达40余次,几乎平均每周一次;市领导亲自带队开展“工业贸易企业百人服务”活动,深入全市各区200家工业贸易企业调研,与130家工业贸易企业负责人座谈,对几百家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全方位调研,及时归纳出100个带共性的问题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出台28条政策,普惠全市企业。

  正因为有这样的果敢决断,从年初开始,市政府就严禁一切有可能增加企业成本的政策出台。针对困难的融资环境,果断组织中小企业实行捆绑发债,建立企业互保金制度,财政拿出10个亿构建再担保体系,对担保公司实行再担保。同时拿出30亿财政资金推出产业引导资金……

  2008年,市委、市政府抓经济工作的力度之大、频度之密、规格之高,在深圳经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更加彰显了政府多年来秉持的“企业不需要政府的时候,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企业需要政府的时候,政府随时就在身边”的服务理念。

  2009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严格政府投资、部门预算和出国出访的三大文件,决心带头过紧日子、苦日子,为的是“挤”出更多资金用在发展经济、支持企业的刀刃上,让深圳的企业过上宽松日子、暖日子。

  结构调整:危机中奋起的正确方向

  吹尽狂沙始见金。

  在2008年的大浪淘沙中,深圳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中锻造出来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成为了去年亮丽的发展成绩单的根本支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1:49.0:50.9,第三产业比重近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初步构建起一个轻型化、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深圳发展历史上,历届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住了一次次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2004年以来,政府每年一号文件都以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发展为主题。一方面,在高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一方面着手将优势传统产业“入园”,实现集聚发展,使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更新改造实现优化升级;一方面着手承接高端服务业、布局总部经济。深圳在寸土寸金的产业发展用地上精耕细作,按照消长平衡、长大于消的原则主动将一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产业拒之门外,为科学发展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这一次,面对金融危机对深圳产业发展的严峻挑战,深圳再次踏准节奏、把握先机,在危机中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这一正确的突围方向。《关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深圳市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计划》和《深圳市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责任制》等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中芯国际8寸和12寸芯片、大族激光全球制造基地、赛诺菲巴斯德流感疫苗、世纪晶源芯片项目、深超光电第五代TFT-LCD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或者投产,弥补和完善了产业链的关键缺失环节,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即便是直接面对冲击的金融业,在去年对全市GDP增加值的贡献率预计仍将增长1个多百分点,达到历史性的12%,“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自主创新:危机中奋起的强大武器

  危机虽是坏事,但它也使我们的眼睛更加雪亮,给了我们一个自省、反思和清醒判断的机会。

  政府部门所作的调研显示,今年国内外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技术与品牌优势大、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所受冲击小于其他企业;在产业链上议价能力和转嫁风险能力强的上、中游企业所受冲击小于其他下游企业;民营企业所受冲击小于外资企业。不仅华为、中兴这种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北科生物、天源迪科等一批中小民营企业更是保持着高达50%的成长速度。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自主创新方面走在前列、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

  这正是深圳多年来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最好的回报。

  从2005年深圳将自主创新战略确立为深圳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到2006年借全省自主创新工作现场会的东风,与科技部、广东省一起共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再到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34%,直至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我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设想,唯一将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深圳自主创新一年一个新台阶,走在全国前列。

  坚持自主创新,带来的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深圳高新产业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本土创新型骨干、龙头企业继续稳步增长,去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700亿元,增长14.7%;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39倍,达540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2709件,增长24%。

  扩大内需:危机中奋起的重要手段

  去年,市政府多次就固定资产投资召开会议,对固定资产投资加大结构性调整力度,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着力解决征地难、拆迁难、补偿难的问题。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7.6亿元,增长9.1%,确保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建设进展顺利,轨道交通5条线按计划稳步推进;现代交通路网体系建设全面展开,盐田港扩建、大铲湾一期、蛇口港三期、机场飞行区和航站区扩建及配套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民生工程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大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全面加快,南方科技大学动工建设,特区外96所原村办小学改造进展顺利,博物馆新馆建成开馆,滨海医院正式动工,第三人民医院、疾病控制中心主体结构工程完成……

  中央出台的4万亿扩大内需投资计划落实到我市的布吉污水处理厂等九大项目的资金,也在深圳起到了明显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了中央投资对于地方投资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使得中央投资形成了“放大”效应。

  今年,我市还将全面加强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重大民生项目的建设力度,全年计划安排项目842个,初步计划年度投资总规模596.6亿元,以高强度的政府投资引导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超常规增长,通过对投资项目的慎重选择,在化解危机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在化解危机中完善城市功能,在化解危机中持续改善民生。

  在寒冬绽放的腊梅才更令人赏心悦目。冬天总会过去,春天终将到来。

  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危机中蕴含着巨大机遇,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就在昨天,市政府2009年一号文件正式推出,然而与近几年来一号文件集中关注经济领域不同,今年的一号文件则提出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开始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力探索。

  不再单纯思考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而是力求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深圳再次率先上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