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州领跑民营经济:从假货集中地到财富代名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 08:26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松涛

  从温州市中心的妙果寺起步,打车不超过20元,中国鞋都产业园的模样就会出现在眼前。

  在温州市西部这个名叫双峪镇的地方,数百家知名、不知名的鞋厂就聚集在宽阔马路的两侧。国内鞋业领军企业的康奈集团也在这个产业园内。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创始人郑秀康端详着自己的皮鞋王国。

  30年前的郑秀康远没有现在这样气定神闲。

  1978年,当时30出头的郑秀康是温州通用机器厂的车间主任。每月50多元的工资在那个年代虽然已不算少,郑秀康却很苦恼,妻子体弱没有工作,子女年纪尚小,自己的工资捉襟见肘。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郑秀康开始白天上班,晚上学做皮鞋。

  1979年9月,郑秀康做出了第一双皮鞋。拿着这双鞋,师傅左看右看,最后对郑秀康露出了笑脸。

  顺利卖出几双鞋之后,郑秀康开始琢磨,自己什么时候能开个皮鞋厂?他不曾想到,30年后,自己的公司居然占地160亩,拥有4000多名员工,在国外开出2000多家专卖店。

  “30年了,这30年太关键了。”明年就要办理退休手续、安心回家颐养天年的王运正很感慨。从1990年意气风发地治理永嘉虚假广告到两次弃政从商,这位曾经的温州市委副秘书长如今也已是头发花白。

  30年,带给温州这座城市的不仅仅是现代化和富裕,还有温州人命运的起起伏伏。

  已有1000年历史的妙果寺默默地矗立在温州市中心,面对着眼前的车水马龙,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冲破计划经济的禁锢

  熟悉温州的人都会说,温州地方不大,名气不小。改革开放之前,温州的名气是“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温州的名气是“活”。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虽然也在江南,但却不具备其他鱼米之乡的好条件。从古至今,温州的特点就是资源贫乏。“七山二水一分田”是这个地方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仅靠种地无法养家糊口。所以,手工业和商运业是当地人历代赖以生存的主业。

  新中国成立后,个体手工业不再被允许,有数据显示,1978年温州市的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5亿元,财政收入1.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3元,低于全国平均133元的水平。

  “改革开放之前的温州人生活非常苦,那个时候的温州和温州人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乱、穷、行为不轨。”今年已经75岁、曾任温州试验区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宋文光回忆说。

  由于糟糕的形象,曾有一个地方的公安局发内部文件,不准温州人住大饭店,就是怕温州人偷东西。

  “温州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家庭工厂就是起点。”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当时温州人制作小产品都是靠“捡垃圾”完成的。没有机器设备,就捡工厂丢弃的设备,没有原材料,就捡别人不要的材料重新利用。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穷怕了的温州人开始悄悄地重拾祖辈的主业,鞋、纽扣、螺丝、五金、线圈、小商标、编织袋等小商品开始从温州的家庭作坊中源源不断地进入全国市场。

  重新启动的家庭手工业已经开始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已经出现了万元户,一批在日后成为大集团的企业在这个时期已呱呱落地。

  康奈集团在1980年还是红象皮鞋作坊,赫赫有名的正泰集团在1984年才以求精开关厂的名字成立。

  但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些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在1978年的时候还有一部电影公开批判温州。

  温州的经济究竟该怎么发展,当时还是一片混乱。

  1981年,国务院两次发文“打击投机倒把”,一批从事家庭工业的人被以“投机倒把罪”的名义逮捕。温州也不例外。

  1982年夏天的一个黄昏,一个镇干部骑着自行车路过“五金大王”胡金林家门口,突然停下来小声对他说:“不行啦,要下大雨啦!”然后就迅速地骑走。胡金林转身往屋里奔,从抽屉拽出早已准备好的500斤粮票、2000元现金和各种各样证件,连妻子也没有告诉一声就仓皇地逃出了柳市镇。

  这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对当年温州个体经济被整治的描述。包括胡金林在内的8个在不同产品领域已经出名的小业主被列入重点打击对象,1982年,这8人最终被判刑入狱,在温州俗称八大王事件。

  这次中央发动的整顿可以说是对刚刚冒头的个体、私营经济一个沉重打击,此后两年多的时间,在浙江、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脚步缓慢了许多。八大王事件带给温州几十万家庭工业从业者的是无尽的恐惧。

  在王运正看来,上世纪80年代的温州就像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船,随时都可能被推上风口浪尖,随时都有可能被打翻。

  1982年年底,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召开大会,颁布了10多条政策,鼓励家庭工业的发展。当时邀请了1000多名专业户、重点户参加。但这些人以为要被批斗,怎么都不愿参加会议,在市政府动员下来到会场,没想到居然被请上了主席台,戴上了大红花。

  1983年,在袁芳烈的直接过问下,八大王得以平反,温州市中院宣布八大王无罪,并归还了其钱物。

  日后成为著名企业家的南存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正是看到了八大王平反,才敢于去创办自己的企业,没有这个平反,自己没有胆量去办厂。

  袁芳烈的做法在温州市广受好评,但争议依然存在。

  “浙江省对温州一直有看法,认为温州个体太多,国有太少。”王运正说。1985年年底,袁芳烈调离温州市,也离开经济岗位。

  接替袁芳烈的是当时的金华市委书记董朝才。

  据王运正介绍,董朝才当时来到温州,主要的任务是来纠偏,纠温州私营多国有少的偏。

  在董朝才上任的半年中,没有对外发表过一次言论。那半年,董朝才在基层到处作调查。

  “印象很深的是董朝才三进造船厂。”王运正说,当时温州有一个国营的造船厂,效益很不好,是个“老大难”国有企业。

  董朝才第一次去调研的时候发现这个船厂已经停工停产,负债数千万,露天场地杂草丛生,电焊条随意丢弃,车间满地垃圾。造船厂厂长向董朝才诉苦,说已经一年发不出工资,三年报不了医药费,职工不断闹事。

  为了解决这个国有企业的问题,董朝才带着50万元的贷款再次来到造船厂,希望能够让造船厂正常运转起来。造船厂也提出了方案,争取在两个月内解决几个主要问题。

  但等两个月之后董朝才第三次来到这个造船厂的时候,他发现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工作也没有实质性转变。

  “当时董朝才就不断摇头叹气,说如果按照这个体制搞下去,怎么可能搞活国有企业,不改革没有出路。”王运正说。

  就在董朝才带着“纠偏”的任务在温州市到处考察时,温州的个体、私营企业也在悄悄地发展壮大。桥头纽扣市场、妙果寺服装市场等十个小商品的专业市场已经开始在全国叫响。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乡镇企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报道,“温州模式”第一次出现在报端。

  根据王运正提供的数据,1986年的温州,个体、私营经济已经占工业的40%、商业的50%、交通服务业的80%。小商品市场已经有100多个,“小商品、大市场”的雏形已经显露。

  温州究竟应该怎样“纠偏”?

  1986年5月,董朝才来到温州之后第一次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在温州市委常委会议上、温州市三级干部动员大会上做了工作报告,强调国有、集体、个体要一起上,对所有经济形式都支持。

  “老百姓想干的事,不去阻拦,老百姓不想干的事,不去强迫。”

  “不等、不靠、不伸手向政府要钱而能发展壮大的企业就是好企业,就是‘姓社’的”。

  董朝才的说法给了正在观望的温州人一个定心丸。人们没有想到,一个更大的支持即将到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