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源地区黄金等有色金属矿藏储量丰富,矿产开发能快速增加GDP、财政收入,有人把发展的目光瞄在矿业上。但问题在于,开矿对生态的破坏更大。在日前举行的三江源区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会上,专家分析测算: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使用价值为7.1万亿,间接使用价值为3.3万亿,非使用价值为9514亿元,总值超过11万亿。33亿多元的GDP与之相比,可谓“九牛一毛”。三江源的“筋骨”是生态,而非GDP、财政收入,搞好生态就是在“长筋骨”!
2006年青海省省长宋秀岩宣布:在三江源地区停止一切矿产资源开发,不再对当地政府实行GDP考核,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生态保护作为各级政府第一位的发展目标。
“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将走多元化道路。”青海省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拿着厚厚的研究报告说。《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及藏毯业发展研究报告》根据三江源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等发展水平,确定藏毯业、生态旅游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采集业、运输业及居民服务等环保型二、三产业为重点发展对象。
李勇介绍,这些产业确定基于三个标准:一是利用生态而不消耗、威胁生态,增加牧民收入;二是对技术要求不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三是经过问卷调查得到当地民众认同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而这些产业面向的主要就业对象:不再养牛羊的牧民。
目前,三江源生态旅游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藏毯产业已经起步,牧民靠编制藏毯增加收入,其他特色产业得到相应发展。
按照规划,到2010年,三江源地区将完成退牧还草9658万亩,草地植被覆盖度提高20%至40%,40%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预计年增加降水量80亿立方米,增加向黄河径流输送水量12亿立方米,按目前万元GDP产值耗水量计算,将会带来700多亿元的产值。
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
有人形象比喻说:人和生态是三江源生态文明的两条腿,长短不齐,“走路”一定不稳、甚至栽跟头。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三江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牧民平均受教育不到3年、成年文盲率高达45%……三江源发展的“滞后”体现在GDP、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上,更体现在人的发展上。三江源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这些制约其经济发展,更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当地群众缺技能、少文化,除靠草原、养牛羊,别无选择。而草场不见多,要“养活”的人却日趋增多,生态形势可想而知。除恶劣的自然条件外,散居于深山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是产生这些问题的直接诱因。
把握“症结”所在,青海省结合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在自愿的前提下,免费盖房、每年6000元、8000元不等的补助,鼓励牧民搬进现有城镇;在公路交通沿线、传统商贸集散地、乡镇政府所在地,布局建设一批生态移民集镇和聚居村落。目前,在城镇、公路沿线和饲草基地附近已建成35个移民社区、新建51个,新建17所、改扩建32所学校,超过3万牧民进入城镇社区。
通过国家支持、地方投入完善生态移民城镇、社区的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公用设施,让“进城”牧民集中定居,享用更好公共服务。对走出草原的牧民进行生活技能培训,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培训劳动技能,推动劳务输出,让他们从事新工作。与此同时,青海省把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作为三江源地区政府主要考核指标,大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卫生室、培训卫生技术人员,提高医疗软、硬件水平,让牧民享受更便捷、廉价的医疗服务。
这些措施吸纳草原上“过剩”的牧民,减轻了生态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提高了牧民生活质量,改善了下一代成长条件。让下一代受到好的教育,提高其社会竞争力,长大不再依赖草场、牛羊生活,有机会走出大山、走出三江源,参加社会竞争。
“人有出路,三江源才能生机重现。”如今的决策者深谙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