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东莞给八类人发红包遭遇界定难题(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6日 10:33 大洋网-广州日报

  边缘户确定

  比低保户更需要帮助的边缘户

  一人之力扛起三口之家

  张顺凤是万江区滘联社区的居民,今年40多岁了,丈夫已年过60岁,由于结婚很晚,唯一的儿子今年12岁,在滘联小学读书。记者来到张顺凤家里时,她正在做手工活——编塑料叶子。

  做清洁月工资只有350元

  张顺凤是社区的清洁工,从每天早上6时开始,一天要清洁三次,月工资350元。丈夫以前在社区做门卫,由于年纪太大,现在已经没有人找他做事了。一家三口的生活重担落在了原本就瘦小的张顺凤身上。为了补贴家用,她做起了兼职,利用闲暇时间帮工厂做些手工活,编塑料叶子。张顺凤说:“一根叶子有2米多长,编好一根需要20分钟,而每根叶子的加工费是一毛钱。”一天下来,手工活最多能赚到四五元,“这是不固定的,有时候还没得做呢。”张顺凤说道。

  说起生活,张顺凤算起了账:目前家庭收入为丈夫每月200元的养老金、300元的独生子女费、350元的清洁工资以及临时的手工兼职的补贴,每月一共一千多元。由于贫困,每天只吃一些青菜而已,肉是很少吃的,张顺凤说太贵了。

  住在十多年的老房子里,唯一让夫妻俩欣慰的是墙上儿子的奖状。“儿子才12岁上小学五年级,等儿子读高中了,我跟他爸爸就更老了,到时候不知道怎么养他。”张顺凤对未来的生活颇为无奈。

  脑瘫女儿是杰嫂心底永远的痛

  由于台风暴雨天气,下午4时30分,天色已经很暗了,记者来到杰嫂的家。

  杰嫂今年50岁了,和丈夫、一儿一女生活在一起。丈夫身体不好,患有肾结石,儿子今年高三刚刚参加了高考,还不知道能否上大学、16岁的女儿有些弱智,在特殊学校读小学六年级,而杰嫂自己则由于多年前一场大病,没钱医治而留下了“面瘫”的病根。如今,一家人靠杰嫂的清洁工作和丈夫偶尔在工地上做临工的少量收入维持生活。

  临近暑假,杰嫂最近犯起了愁,一方面担心儿子没考上大学,将来“没出息”,一方面又为万一考上了的学费发愁,而女儿,则是杰嫂心里永远的痛。女儿一出生就得了智障,现在十六岁了,尽管读小学六年级,然而仍然不识字。说起女儿,杰嫂忍不住流眼泪:“女儿这辈子到底该怎么办才好。”由于低保户子女在读书方面享受很大的优惠,杰嫂反复考虑之后告诉记者,打算在明年申请低保户。

  边缘户生活

  网友热议东莞向弱势群体发“红包”

  东莞向弱势群体发红包,对内地城市来说尚属第一次。对此,网上热议不断。

  赞:有网友对此举表示支持,“不论多少,东莞领导们算带头想到百姓受通胀之苦了,相邻的深圳就未能关心百姓之苦也。”还有网友认为“应该推广至全国。”“要鼓励,毕竟是第一次,但要落到实处,否则被冒领或贪污,会催生新的社会矛盾。”

  弹:深圳网友却对发放对象不涉及新莞人感到不满,他说:“东莞市80%的财富是没有东莞户籍的劳务工创造的,而劳务工不但得不到政府一分一厘的好处,还要赶他们走人。”“东莞的财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一起创造的,不是他们自己,”“都是拿着外地人的钱发,可是外地人有人领了吗?”的言论充满着网络。一名北京网友对随意发红包感到不满,认为这是“没规矩没道理的事情,为什么不通过保障机构,而是随意发放”。而也有网友抛出问题:“可怜了那些人均收入在601元的家庭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