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宗庆后3亿个税案无结论 企业家税法风险增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2日 14:48 法制日报

  距去年年末媒体惊曝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3亿元个税案以来,该案如何定性至今仍未有结论。宗庆后的各项收入应当如何定性并适用相应的不同税率?宗庆后的行为是否构成偷税罪?补缴2亿元税款的“救急”行动是否影响税案结论?境外收入打到妻儿账户算不算避税?

  6月21日,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行的“企业家税法风险防范”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对这些焦点法律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股权回购算不算工资薪金所得?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不同性质的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和税额计算方法。因此宗庆后各项收入的准确定性直接关系到其纳税义务的确定。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至45%的累进税率,其中收入达到10万元的即可适用45%的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适用40%的税率;“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税率,如果是上市公司,目前转让股票所得暂免征税;“股息红利所得”方面,上市公司减半按10%税率征税,如果属于境外公司支付的股息红利,适用的税率还要看我国与该国或地区签订的税收协定中,对股息、红利等所得征收预提税是否有优惠规定。

  据媒体报道显示,宗庆后的收入主要包括四类:一是任职合资公司的工资和年终奖金;二是低价奖励股权和股权回购所得。达能及其子公司曾与宗庆后签订过一份《奖励股协议》,达能将一些子公司的部分股权以1元/股的低价“奖励”给宗庆后,宗庆后不仅每年可从这些子公司获得红利,而且达能同意以约定的“倍数”逐渐回购上述股权,但分红的多少和回购的价格都跟宗庆后的实际业绩挂钩;三是宗庆后因持有这些奖励股而获得的股权分红收益;四是所谓的服务费,即按照达能及双方合资企业与宗庆后签订的一份《服务协议》,根据合资公司的经营业绩,达能以其同意的形式给与宗庆后的任何特别奖励。

  这些收入在法律上如何界定?记者了解到,目前学界和税务机关最富有争议的就是第二类收入。此外,一般均认为第一类和第四类收入属“工资薪金所得”、第三类收入属“股息红利所得”。

  北京君泽君律师事务所资深税务律师滕祥志认为,股权奖励尚未形成收入和所得的时候,不产生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股权回购则应作为“财产转让所得”计算应缴税额。

  但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教授却认为:“虽然股份回购表面上是个人在证券市场上转让股票的行为,宗庆后的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但达能回购股份,并非依照市场价格,而是根据宗庆后的业绩予以确定,其回购价格也远远高于市场价格,该部分差额实际上具有对其经营业绩予以奖励的性质,应当认定为‘工资、薪金所得’而予以课税。”

  据了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曾在2005年颁布《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员工从企业取得股票的实际购买价格低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格的差额,是因员工在企业的表现和业绩而取得的与任职、受雇有关的所得,应当按“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认定为‘工资薪金所得’的法理就在于,回购收益是因宗与达能及其子公司的特别约定而为宗庆后本人所专有的权利,其他股东不享有,它不是因市场行为而取得的投资收益,因而不属于‘财产转让所得’。”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施正文教授认为。

  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副教授崔威则赞同将股权回购收入定为“财产转让收入”。他认为,这种依据业绩回购股权的方式是税务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目前公开披露的材料中没有具体描述回购的资金来源以及回购的具体方式,但这很可能是将来跨国公司支付报酬的重要形式。

  宗庆后落得偷税罪下场?

  关注此案的普通公众可能最想知道的就是:宗庆后这位知名企业家会落得偷税罪的下场吗?这罪与非罪的界定,目前同样富有争议。

  我国刑法第201条明确规定了偷税罪的四个要件: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行为。也就是说,只有宗庆后实施了这四种行为之一,导致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他才能被认定犯有偷税罪。

  施政文认为,由于税收征管法中仅规定了企业及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负有登记账簿的义务,对个人并未强制规定必须就其收入进行账簿登记,所以前两种偷税罪的客观行为仅针对企业而非个人,宗庆后不可能因这两项犯罪。

  “那么依据后两项行为,宗庆后是否构成偷税罪,还取决于税务机关是否已经做出相应的行政行为。”施政文说,“同时,也只有在查明宗庆后所拖欠的税款及其在应纳税额中所占的比例等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决定其是否构成偷税罪。”

  他分析说,根据刑法201条的相关司法解释,第三个要件“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指“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书面通知其申报的”。所以,如果是在税务机关书面通知申报的限定期限内补税的,则不构成“经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行为”的偷税;第四个要件“虚假的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等,这一点宗庆后很有可能构成,但这需要有关办案机关的查实和认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