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德阳:再快点站起来(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 10:30 南方周末

  “的确,德阳受灾的企业比绵阳多,企业受损失的总体程度也比绵阳大,这是事实。但绵阳的企业多数都是电子行业,利润空间本来就很薄,而德阳有很多是装备制造业和资源性企业,利润空间要比绵阳的企业大得多。这一点,我们希望中央和省里能充分考虑。”这位绵阳市的官员对记者说。

  重工巨头外迁之忧

  除了要应对这种颇为微妙的竞争关系外,最让德阳焦虑的是,地震恐慌可能引发身处德阳的重工巨头们纷纷外迁,这样一来,对德阳将无异于釜底抽薪,从根本上动摇德阳工业重镇的经济地位。

  这一忧虑并非杞人忧天。汶川地震发生后,安邦集团的分析师就已经专门撰文称,这次地震给德阳重工业企业造成的损失已经凸显出中国重装工业布局的风险与问题。文章认为,首先,我国现有的重装工业布局是国家“三线”建设的历史遗留产物,这种建设模式在现代信息时代既不能保证隐密性,也不能完全保证安全性。其次,我国重装工业集中在西部,但主要需求方却在东南地区,这大大加大了物流难度。例如,东电就曾经为三峡工程设计制造四百多吨的三峡转轮如何出川发愁不已。最后,重装工业是一个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企业分布在西部小城很难吸引、留住人才。

  而现实的困境,也确实让地处德阳的重工企业们经常头疼。以交通为例,重工装备对运输条件的特殊要求,已经明显对德阳的三大重工企业形成制约。“现在,能承受载重500吨以上的重装设备运输的桥梁、铁路,在德阳几乎都没有,而德阳又没有水路可用,这已经成为制约德阳重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5月18日,德阳市政府一位官员就曾对记者坦言。

  国企民企能否一视同仁

  在德阳的企业中,虽然民营企业的户数已达11101家,其贡献的GDP已占全市GDP的51.1%,但是仍然有一些民营企业担心,自己会在这轮救灾的热潮中受到“漠视”。

  “政府必须公平对待每一家企业,这是政府的责任。地震毕竟是天灾,谁是老板谁负责,国有企业的最后老板是政府,政府就应该承担最后的责任,民营企业的老板是个人,个人就应该承担最后的责任。”此前,德阳市政府一位官员曾如此表示。

  同时,也有官员表示,政府对国企和民企理应一视同仁,但对于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和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龙头作用的企业应该予以优先考虑。

  “我们相信政府能一视同仁,不会厚此薄彼。”5月24日,龙蟒集团副总裁秦顺富对记者说。

  作为德阳下属的绵竹市的一家民营化工企业,龙蟒集团在此次地震中损失惨重,121名职工遇难,多个化工基地被毁,经济损失高达30多亿元。

  “目前公司的处境极其困难,我们迫切需要得到政府的救助。”秦顺富说。

  -链接

  德阳企业的补偿要求

  第一,对一、二、三类受损企业,由国家落实专门补偿资金,根据企业的实际损失额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补偿。

  第二,对一类受损企业的所有贷款和利息进行核销,对二类受损企业的所有贷款延期偿还,贷款利息进行核销,对三类受损企业的所有贷款予以展期,利息则另行挂帐处理。

  第三,对一、二、三类受损企业,分别免征五年、三年、两年的企业增殖税和所得税,对酒类企业的消费税实行前两年免征,第三年起降低计征标准。

  第四,立即启动对受灾企业流动资金的贷款支持,开辟专门的信贷审批绿色通道。

  第五,对受灾企业异地重建的项目用地,按原有用地面积实行等量置换,免除其应交纳的所有土地费用,并从原则上保证企业异地重建的项目全部进入工业园区,并享受园区的政策优惠。第六,对一、二、三类受损企业应交纳的企业和职工个人部分的社会保险费用分别由国家给予五年、三年、两年的代缴支持。

  (本报记者李红兵采集整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