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鞋都提质转型亟待突破 仿冒名牌运动鞋泛滥 (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09:45 经济参考报

  一个晋江商人眼中的三台鞋业

  黎长仁是福建晋江的一名商人,从事外贸生意,曾经对三台镇的制鞋业有过一次粗略的考察。黎长仁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三台镇很多鞋厂的名字和晋江的一样,晋江有‘永发鞋厂’,三台也有,又如‘华福’、‘吉利达’、‘华裕’、‘荣事达’等。”

  “说到鞋子的品质,与晋江所产的鞋的最大区别在于材料的档次很低,成品鞋摸在手里,不坚挺,给人的感觉比较粗糙。当然,价格也低了很多。”黎长仁说,如果他们想提高质量也很容易,材料买贵点的就可以了。鞋子的做工和晋江的比较接近,一些细节方面,比如清洁度、胶线,只要让员工注意点,养成习惯就可以了。

  “硬件方面改善起来不是很难,但软件方面就困难多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走访过的几家工厂中,居然没人用电脑办公,我看到其中惟一一家工厂的电脑使用者,还是一个孩子在玩电脑游戏!当地人觉得没必要用电脑办公。”

  “不用电脑可以,但是,用了却绝对不一样。”黎长仁说,在晋江,电脑办公已经是习惯和自然的事情,难以想象离开电脑如何办公。电脑的应用不仅局限在处理办公文件,在工厂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电脑。比如有一家工厂,在内销市场中,每天晚上八点前,全国各地的代理商,每款鞋子的销售/库存情况、销售最好的款式/最滞销的款式等,都会汇总到晋江总部,全部一目了然,总部据此决策。此外,晋江的大部分工厂都会上网注册。查找关于鞋业方面的资讯,了解鞋业的动态。同时,他们很注重宣传自己的企业,晋江的鞋业门户网站就大约有10个。

  黎长仁说:“10年前的晋江鞋业比三台更差,但是诸如安踏、德尔惠、别克等很多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厂,现在已成长为参天大树。这其中的奥妙,很值得三台人玩味。”

  三台镇的制鞋业存在三大问题

  安新县统计局与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对安新县制鞋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以三台镇为主的制鞋业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从业人员素质低,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企业的升级。问卷调查显示,1500多名中、高层管理者中,仅有一名为大专文化,多数为初中毕业,且都未参加过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工人为初中学历且未参加过劳动技能培训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新技术、新工艺推广难度较大。

  其次是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问卷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缺乏样式设计开发能力,鞋的款式多为客户提供和相互仿造,加之业主站位不高,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定位低,款式跟着南方走,进入市场时间滞后,不能以质量和款式取胜,只能靠价格打拼,利润空间被挤压。

  第三是产业规划滞后。安新县制鞋业长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缺乏产业用地规划和产业园区规划,企业发展用地紧张,多数企业只能在自家院落的基础上搞扩建,无法走出“作坊式”的经营模式,致使村庄不像村庄、园区不像园区、企业不像企业、住户不像住户,导致交通堵塞、社会治安不稳定等问题。

  这份调查说,上世纪90年代,晋江制鞋业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福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并成为我国的制鞋基地。其成功经验对安新有三点启示:一是产业园区化。上世纪90年中期,晋江就着手规划了占地4000亩的工业园,并逐步形成“井”形园区,摒弃小打小闹、家庭作坊式模式,引导企业走集群化发展的路子,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二是实施品牌战略。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诞生了10余个全国知名品牌,其中有五个全国名牌产品,两家驰名商标企业,21家产品免检企业。三是实施科技拉动战略。由政府出资聘请国家级权威科研机构对企业进行科技服务,质量认证,全面提升制鞋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企业的研发能力迅速提高,规模以上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