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东莞楼价下月可能出现新一波下调(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10:59 南方日报

  随着降价成为普遍现象,消费者对降价慢慢接受之后,开发商面对的降价阻力也慢慢减弱。开发商面临的问题也将从“降价问题”转移到“补差价问题”上。如何安抚买高价房的老业主,成为开发商降价后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前段时间开发商对降价一词藏着、掖着的主要原因。

  旧业主因郁闷而“维权”

  最近楼市最让老百姓关注的话题莫非“降价”和“打折”了,由万科、光大掀起的降价潮还在蔓延,新中银高调表示回馈买贵的老业主,给其他楼盘去年置业的业主以巨大的心理震荡。一场因开发商降价而要求补偿的“维权行动”正在不少降价楼盘中蔓延。

  多少年来,这样的情景并不罕见:买房者犹犹豫豫,售楼小姐信誓旦旦:项目这也好,那也好,将来肯定会升值,现在不买会后悔云云,把房子当成股票卖。

  售楼小姐的话,虽然有诱导消费者的嫌疑,但在房价普涨的时代,她们似乎并没有骗人。

  不过,问题还可以这样提出来:售楼小姐的话,是否可以理解成开发商承担了保证购房者获得投资回报的义务呢?如果投资不但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反而出现物业贬值,开发商是否应该赔偿购房者的“损失”呢?

  这是个复杂的命题,目前还看不到有关该问题的大规模讨论,更谈不上社会对该问题形成共识。

  如果从正面理解万科“团购”和金色华庭“回馈”事件的话,舆论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曾经高价买房的人并非只能顾影自怜,社会上还是有人对她们表示同情的。但是,部分人的得益,又将引起更多人的心理失衡。

  金色华庭事件之后,业内传出一段“正确的废话”:从长远看,房价会涨,所以房子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但房价有时候也会跌,投资房产有风险。周期性的价格调整是正常现象。

  这段话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如果你把买房看成投资,那就得做好承担投资风险的准备。

  世相百态抱怨,在楼市中蔓延房价,在迷雾中旅行

  “房奴”应该向股民学心态?

  在充满言论自由的楼市中,似乎每个人都在努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在政府、开发商、购房者几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总是很难被简单厘清。于是,抱怨似乎成了所有人的武器———开发商抱怨政府,购房者则骂开发商,房价可能一降再降的事实,更让购房者看到了开发商的“黑”本质。对立面已经形成,似乎连修补都那么难。

  开发商觉得现在的房价不是太高而是不够高,有房者祈祷自己的房产至少不要贬值,无房一族当然做梦都在希望房价能够迅速跌下来;投资客则像盯大盘一样盯着楼盘,时刻准备着卖涨杀跌。

  在各种不同预期的心理博弈中,楼市越来越像一个迷局,房价则开始了“迷雾中的旅行”。

  买与不买,两头犯难

  在以涨声为主流的时期,百姓的心态是明确的,“无良开发商”、“暴利行业”,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开发商,甚至连媒体也成为大家眼中激励房价猛涨的帮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