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产业升级比较思考(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16:34 招商周刊
谁能想象,27年前的深圳,只有两名技术人员——一个是拖拉机维修员,一个是兽医。但深圳就是深圳,他们没有不敢想、不敢做的事。 而作为重化之城的广州,他们的做法在于,在继续壮大汽车、石化和电子产品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更加积极吸引处于产业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广州,使其工业向着高科技、高集聚、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尤其现在,他们又在加快推动东部、南部和北部三条产业带发展,尤其注重发挥广州开发区和南沙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加速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这样的协作,更是波及整个珠三角和长三角。近日的“产业升级:苏南拽着苏北走”一文,就道出了其中的趋势。 当然,在整个的燎望中,尤其不能忽视同样是二线城市的苏州与大连。苏州通过园区加速吸收消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必说。但在记者的大连采访中,这个与青岛各方面十分相仿并曾超越的城市,几乎在不经意间,实现了漂亮的转身城市建设、老工业改造提升,尤其北方航运中心、软件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崛起,着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事实说明,谁思想更解放,谁更有忧患意识,谁更早调整和加速转型,谁就能够从容应对这场全球化带来的风暴,甚至在风暴过后,走的更远、更坚实。 再说青岛转型 没少有人分析过青岛的产业结构之痛和之惑。包括本刊2003年的开篇之作《青岛转型报告》,那既是对现状的反映,更是对未来的猜想。 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几年间,这个曾经的原轻纺城市,变得厚重许多,变得备受瞩目。除原先人们熟知的纺织服装、钢铁化工、家电电子产业外,能够对青岛未来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船舶及海洋工程、新型汽车、大炼化等产业,也在这些年相继落地。 可以说,伴随着胶州湾的开发,人们企盼的综合之力开始显现,青岛经济总量在副省级位置上不断攀升。像2003年,青岛全市生产总值仅为1780.42亿元,而刚刚过去的2007年,则达3786.52亿元。这样的数字对比,足以让人欢喜。 尽管如此,我们还要说,在已经扑面而来的转型大时代,相对于上海、苏州、南京、宁波,甚至天津、大连这些城市更快速的调整和深层次转型,青岛产业的调整与转型依然显得缓慢,这种态势,显然与本该彰显更大力量的港口城市不相匹配。 在这次国家系列政策调整中,深层次的产业结构矛盾问题再次显现。青岛的出口产品,大都集中在轮胎(占全国出口额8%)、服装(占全市出口额12%)、集装箱(占全国出口额19%)、钢材和一般性家电电子等上面,而集成电路等产品,几乎构不成什么比例。 这样的结构,又怎能经得起风浪。2007年下半年调整的数字反映,已有5663家企业受到影响,占全市出口额的86%,减少出口额12亿美元左右…… 明眼人看得出,青岛产业调整与转型的重任,还远未完成。 同样也没有停止过调整,为什么“瓶颈”难以突破?来自青岛市发改委的综合分析表明:尽管青岛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国有经济占比重较大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关键是部分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竞争,亏损面居高不下。而相比之下,民营经济仅占GDP比重却没有质的突破,与温州、宁波90%多和近90%比例相比,青岛只有52.2%。 从制造业角度看,大量投资和大量低端的竞争,折射了青岛缺乏规模大、水平高、产业链长、配套和带动力强的先进制造业现状。尤其在与上海正在发展的大型船舶及制造技术、海洋资源开发设备、港口机械设备、数字化装备、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磁悬浮交通运输装备及制造技术、100nm以下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关键设备、数字化医疗装备及关键技术等相比,青岛制造明显缺乏“先进性”。 同样,青岛服务业也存在“现代”的缺陷。“十五”期间,服务业占GDP比重,一直居副省级城市后列。尤其需要看到的是,服务业增加值中的现代服务业比重,不仅难与上海、苏州等城市相比,甚至比同省的济南还要低,像上市审计等高端服务,青岛还是空白。而特别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更是与先进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在比较与思考中,笔者重温了一位“老新闻”于1995年所写的考察报告,那是十几年前华金与三枪、海珊与雅戈尔、青岛保税区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比较。其中折射的观念、体制、机制、分配等问题,可以说至今仍在,“北方的困惑”依然没有大的突破。 这也难怪许多人着急。当然,在环顾与比较中,青岛再调整之声渐强:比如研讨纺织、化工、机械三大传统行业新一轮的调整与转型,推出“推进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公布发展服务业外包产业规划…… 种种迹象显示,宏观风向标下的青岛转型,目标直指的就是“先进”二字。而最终效果怎样,还需在实践中检验。 山东更需突围 当下的《维基经济学》,据说很受企业家和决策者们推捧。笔者大致浏览后也不由地产生联想。对照其“协作改变世界”的核心理念,不能不说,青岛再转型不仅是一座城市的重任,而是与山东与半岛产业经济息息相关,毕竟由计划经济搭建起的区域性产业的整体框架,理应让龙头、龙身、龙脊互为弥补和融为一体。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调整,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调整,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南区域调整,恰恰就在这样实践。 且不分析青岛与山东和半岛产业的关联度,包括青岛乃至山东和半岛的调整与转型,将更多取决于思想的新解放,取决于上上下下的大区域发展共识。 尽管这些年媒体没少“追问山东模式”,但至少在目前,这样的氛围和态势依然没有形成,尤其曾经决意要破除的“诸侯经济”,不仅没有消亡,而且愈加成为调整与发展的严重阻碍。有媒体为此批评说:尽管山东半岛区域经济一体化口号提得很早,提得很高,但实际进展却一直缓慢。当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城市,正在为各自在国内经济排名不断靠前沾沾自喜时,不但京津唐经济圈发展咄咄逼人、中原城市群、辽南城市群,都在进行专业协作分工,有很多都进入国际规划……比如上海、南京的招商引资项目可以落户到苏州……长三角一个个创新举措,正在融化行政区划的坚冰。 现在看来,这一大有希望的区域,并非只是个产业调整问题,思想新解放既是当务之急,更是破解各种矛盾与问题的关键。 尤其此时此刻,当珠三角喊出要超越新加坡和韩国,当长三角将追赶的目光瞄向欧美和日本,山东更该思想新解放。 名词解释 现代服务业 又称新兴第三产业,是指那些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既包括物流配送、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技术服务等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又包括商品零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身医疗等主要面向生活的服务业,还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市政公用行业等主要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型事业。在统计上,除农业、采掘业、工业、建筑业外,其他行业都属于服务业的范畴。现代服务业,以其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和对就业拉动大等要素所形成的动力机制,被比喻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先进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相对,指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产业,通常理解为高新术产业或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只要通过运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在制造技术和研发方面保持先进水平,同样可以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另外,在管理水平方面必须是先进的。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