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扩招外地生:公平与私心兼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5:18 经济观察报

  陈哲

  上海众多高校中本地学生占 “半边天”的现状将有所改变。

  上个月,上海市教委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08年上海普通高校招生计划较去年增加3000个名额,而这些学生将来自上海市以外的中西部地区。今年1月,上海市首次将增加外地生源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上述举措被视作上海“服务全国,促进教育公平”理念的体现。

  一位上海高等教育专家分析:扩大对外招生,正好呼应上海新近提倡的“全国理念”,又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契合甚密。

  公平与经济的双重需求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一高校招生办主任透露,今年对外扩招新增的3000个名额,由所有的上海市属高校分摊,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八所部属高校,不在此次扩招之列。

  据上海市教委透露,上述3000个新增名额,将投向安徽、内蒙古、河南、贵州和甘肃五地。“上述五地有两个特点,一属欠发达地区,二是生源多、高校少。”一位上海市教育专家介绍。

  早在5年前,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3%,远超出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另一高教重镇北京,以52%的比例稍逊。2007年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才23%。“的确是一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民进上海市委教育委员会委员、上海海事大学物流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郑苏说。他同时表示,现有招生制度的失衡存在客观因素。

  自上世纪80年代始,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1980年至2006年,中国高校在校人数由166万剧增至2100万人。

  扩招的背后是高校投入的增加,国家财政显然独木难支。2000年以后,以教育部为首的一些部委开始将高校管理权下放,与地方政府共建。

  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地方政府的资源投入,换来的是本地学生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多。

  以上海海事大学为例,2000年之前,隶属交通部的上海海事大学外省市学生比例在70%以上。2002年,海事大学改由交通部与上海市共建。当年,该校一半的本科招生指标被留在了上海。至于土生土长的上海市属高校,招考的本地倾向更甚。

  上海高招表现出的严重地方倾向,让“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质疑声分贝升至顶点。是时,上海市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在各个领域提倡“树立全国理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高校对外扩招政策的出台。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钱奇城说,上海高等教育到了更多地面向全国服务的时候了。

  上海高校对外扩招的另一因素是,上海市高中毕业生减少了。据统计,该市2007年报考大学人数为13.4万,较前一年减少6000人。

  郑苏说,随着上世纪80年代婴儿潮的退去,上海市高中毕业生数量逐年减少的势头,还将延续十年。这意味着,上海扩大对外省市招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